A-A+

老鼠为什么没有完美的牙齿?

2015年02月07日 生活常识, 逻辑思维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2015-02-07理查德·道金斯

有这么一个实验。为了测试“人工选育”的效力,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培育“抗龋齿”老鼠。他们让牙口好的老鼠相互配种,在后代中择优继续交配。结果仅仅到了第17代,老鼠保持无龋齿状态的天数已从起初的100天,延长到了近500天。

龋齿会明显缩短老鼠的寿命。既然通过“人工选育”改善老鼠牙齿这么容易,为什么当初“自然选择”会做得那么差劲?漫长的岁月竟然没能筛选出更坚固的牙!答案很简单——进化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随心所欲,升级硬件需要相应的代价

怎样才能提高动物的抗龋齿性?我们假设要靠增厚牙壁来实现,而这需要额外的钙。找到更多的钙不是不可能,但它必定由有限的进食摄入,而且对身体别的方面也有潜在益处。比如,骨骼中需要钙,肌肉中也需要。当其他因素都一样时,拥有一口好牙的老鼠,长寿的可能性大大高于烂牙的。但“其他因素”哪里会一样呢?好牙抢了骨骼里的钙,很可能铁齿铜牙的优势还没发挥出来,那老鼠就先一步死于骨质疏松了。

每个生物都有它的“内在经济体”。资源是珍贵的,出于“经济原因”,老鼠的牙齿不能好过一定程度,因为某一部分的完美,必然要以牺牲另一部分的方式获得。

在非洲大草原上,瞪羚每天凭着惊人的速度和敏捷的弯道逃脱术“豹”口余生。我们看到某些瞪羚热衷于增加肌肉,提升速度,奔跑时不但能完美逃脱,还遥遥领先。但是在达尔文的赌桌上还有另一些同类,它们牺牲一些奔跑速度,招致更大的被吃掉的风险,却在分配资源上取得了适当平衡——它们有余力生育更多后代,供应更营养的奶水,并把这种“懂得取舍”的基因传下去。这盘棋下到底,一时“跑得快”的反而会落败。

不只是有限的资源呼唤着平衡,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必须平衡的还有“风险”。

细长的腿跑得更快,但不可避免地,也更容易骨折。人工选育的纯种马是高超的奔跑和跳跃者,但它们的腿异常脆弱。在比赛的狂热中摔断腿的赛马屡见不鲜,它们通常被迅速处死。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纯种奶牛身上,它们可以大量产奶,但下垂的笨重乳房会让其无法应对追捕的狮子……

赛马和奶牛有人庇护,且没法替自己选择,可野生的瞪羚却不得不做精微的权衡:腿不能细到易折,但速度又不能慢到被吃掉。猎食者多的地方,更宜偏重速度,极端情况下骨折的风险也要冒;猎食者少的地方,更适合堆积脂肪繁衍生息。甚至在逃命时也无需真去跑赢豹子,只要跑赢同伴们,别成为队伍最末被吃掉的那只……没有一只活着的瞪羚真能“玩心眼”,但那些做出错误选择的,必然已连同它的基因一起淘汰出局。

“人工选育”并不稀罕,大自然也并不笨拙。“选育”之所以“卓有成效”,是人工饲养让动物们无需担心食物资源,而实验室和农场又把大部分自然风险统统关在了门外。仅此而已。

 

本文由 赛娜 根据道金斯作品《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为罗辑思维编写。

非常感谢大家创作或推荐好文供大家分享学习。

 

人的牙齿情况类似——

1. 因为使用了火,可以吃到软烂的熟食。

2. 因为发明了农业,谷物的热量高,进食量减少。

3. 所以不需要一个巨大的下颌骨。

4. 于是,为了节省能量,下颌骨收缩,牙床面积大幅缩小。

5. 同样的牙齿数目排列在面积缩水的牙床上。

6. 于是,人类的牙病远远多于猿类。

这就是进化的代价。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