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莫言曾将新华字典看到很破:看完一页撕一页

2015年04月27日 心情故事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2013年04月24日 13: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2013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晚会现场,主持人正在采访莫言(中)和他的同学。 赵勇辉 摄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湖南卫视承办的“2013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晚会4月23日在湖南卫视播出。这一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童话大王”郑渊洁及电影《一九四二》编剧刘震云等齐聚长沙,和读者、观众面对面,一起畅谈阅读与写作的乐趣。

 莫言:时间是剪不掉的,剪掉的只有废话

莫言此次来长沙显得十分低调,自己选择住宿地点,不参加彩排,录制前不接受采访,行踪颇显神秘。导演安排的8分钟个人演讲,也按他的要求剪短成2至3分钟。莫言说:“时间是剪不掉的,剪掉的只有废话。”在晚会现场露面的他,面对各种问题风趣对答,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莫言。

“因为谈读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我就听从了领导建议,穿着西装,还搭了一条领带来了。”莫言的第一句话就轻松地将观众带入情境。“无论多么有文化的人,他最初都是作为一个非常幼稚的读者出现的。无论多么伟大的作家,最初也是一个爱看小人书的书迷。我能够写这些小说,跟我童年时期的阅读密不可分。”莫言说,“那时候书少,借书特别困难,而我们这些农村孩子除了上学还要参加很多体力劳动,读书时间也非常少。越是书少,借到一本书越是把它当做宝贝;越是难借,看得越快。我那时读书真的是全身心投入,效果特别好,有些内容至今都记得特别牢。倒是后来我到部队当上了图书管理员,面对身后几万册的图书,反而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读哪一本了。”

莫言就读解放军艺术学院时的同学施金虎说:“莫言小时候为了有书看,给书的主人推磨,推一圈磨被允许看一页书。”莫言笑称:“夸张了。”还有人说他能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莫言听闻后哭笑不得。“曾经确实将一本《新华字典》看得很破,那是因为小时候看书不讲卫生,对待上课用的语文课本也是一样。一个学期结束时,书‘读’得只剩下一点点书皮了。看完这一页觉得没用了,就撕下来叠成小孩玩的纸片拍掉了,所以我那时的班主任经常用教鞭敲我的头来教训我。当然不是真打,轻轻的。”莫言聊过童年趣事,继而鼓舞大家:“但是我想总而言之,如果要自己实现梦想,必须靠读书来补充知识,必须靠读书来开阔眼界,必须靠读书来获得前进的力量。任何一个梦想,都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现。”

郑渊洁:爱读书来自父辈身教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住在一个大院时,不知何故得了一个可爱的绰号——枣核,只有很亲昵的朋友才知道,在当日晚会现场被主持人朱迅给公布了出来,逗乐了不少观众。

和郑渊洁聊天就像阅读他的童话故事一样有趣。说起推荐的书,郑渊洁说:“我带了一本特珍贵的《资本论》,是我父亲60多年前买的,你们猜这本书多少钱?”看到扉页的标价,大伙儿吓了一跳:5.4万元。那时的一万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当时郑渊洁的父亲一个月工资加津贴是2.8万元,花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买一本书,可见其爱书的程度。

郑渊洁出生时家里住房只有6平方米,一张供人睡觉的炕占据了房间的2/3。就是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床头竟然还有一个书架,放着郑渊洁父亲的宝贝书籍。“我生下来后,每次睁开眼睛,就看见父亲坐在那里没完没了地看书,或者趴在那里写字。我闹着要跟他玩,他却抱起我继续看书。我父亲会在书上做一些眉批,我那时不到一岁,总要抢过他的笔学样。这个道是我画的,画得跟个刺猬似的。”郑渊洁指着旧书上的墨迹说,父辈对书的热爱让孩子耳闻目睹,也让郑渊洁相信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身教”。

  刘震云:年轻人要读特别“没用”的书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带来了一本上世纪60年代的《初级小学汉语拼音课本》。“在我小时候,书的那种油墨味闻起来是香的。”他说,“说到书呢,有两本,一本是书架上的书,还有一本就是生活这本大书。”谈起读书,刘震云滔滔不绝,“我觉得读书的话,首先要读有用的书,比如要知道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地球引力是谁发现的……另外,除了读这些有用的书,也要读一些‘无用’的书,比如关于文学方面的书。我还建议大家,特别是年轻人,除了读文学的书,还要读一读特别‘没用’的书,就是哲学。比如尼采、亚里士多德、叔本华等哲学家的书,他们都是站在人类前沿的人,他们对世界的思索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发。”邓雅琴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