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何迫害一个青年?

2016年05月05日 连岳 暂无评论 阅读 2,688 次
图:Vincent van Gogh

图:Vincent van Gogh

下面这则新闻,你应该已经看过,我再引述一遍媒体报道:

“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达州石桥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借座邻座。

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年青貌美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挤一挤,被拒。老人挽扶着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

大约5分钟后,前面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结果遭到美女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后感觉委屈的大学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

截止我写文章,这新闻没有反转,应该不是杜撰的。

我给你两个答案,看看你选那个:

a. 女大学生不为老弱病幼让座,应该谴责。

b. 女大学生有权不让座,不过,让座就更好了。

时光倒流三十年,舆论可能清一色地痛骂女大学生。现在不一样了,有些煽情的媒体,暗示女大学生该让座,也被评论骂得狗血淋头。人民在进步,媒体没跟上。

我想,这篇文章的读者,选a的可能性也极低。如此低劣的手法,抢到他人利益,不太能够得逞。

但人性,总是希望不劳而获的,总是希望能够占到他人便宜。抢别人利益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这需要你越来越聪明,知道判断的原则是什么。

好,选b的人应该不少。答案也照顾各方情绪:你可以不让,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让。

在新闻事件的里,其中人物在多数时间里的表现是正常的:

希望无偿占用座位的人,示弱、展现可怜之处,姿态低下地乞求他人施舍。他人不答应,只能接受当下的处境。人与人之间,有很多自愿的援助,基本形态都是如此,求助的人丧失一点自尊,付出一点“伤感”的代价是必然的,就是家庭内部的援助,也是如此。接受别人帮助,面子总有点过不去。正因为如此,有自尊的人才不愿意乞讨,不想麻烦别人。

不愿让座的人,包括女大学生,不想施舍,一点错没有。

让座的中年人,想施舍,也一点错都没有。

他们都有权处置自己的座位使用权。

剧情大转折出在乞讨者那句话:“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年轻人,你不让座就是错的!你多学学,以后就会让座。

乞讨为什么变得如此霸气?那得感谢所有选b的人,你认为在此事中,让座的人比不让座的,还是好一点。有这种舆论支持,她才可施加压力。

如果这时走来第三人,对她说,来坐我的座位,我还另送一只烧鸡给你吃。她也可以教训让座的中年人:你还学得不够啊,这才是人间大爱!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乞讨变形,我弱、我病、我笨、我收入低,所以,你应该无偿帮我!这种态度,变成政策与法律,就是国家福利,个人单独操作,就是道德胁迫。它演变成逆淘汰:你越是努力,越是强大,你被盘剥得越多,你越容易被胁迫。

在一个无座病人面前,你有座都成了罪恶。这不荒谬吗?

最后,我得跟你道歉,前面给出的a、b两种选项,都是错的,我误导了你。此事还有另外的答案:让不让座都没错,也没有所谓的更好,全看有座之人的喜好。

这个答案是我的最爱:明知不让座可能受到道德胁迫,女大学生坚持自己真实想法,不像一些软弱的人,心里不愿意,又不得不乖乖让出位置;她,才是一个真实的有勇气维护自己权利的人,将来的人生,能躲不少小人劫。

我们一生,将旁观无数这种事,能做的,就是不赞同乞求者发出的道德胁迫,应该更同情那些被胁迫的人。这样,观念的力量才能反转,任何乞讨者首先应该觉得羞愧,而不是委屈地想:“你们他妈的都欠我!”

你应该无偿帮我!——向你传递这信息的人,是一个不值得帮的人,你帮了他,后果是他觉得你该一直帮他,更多地帮他,只要有次乞讨不得满足,他就怨恨,你为何不继续无偿帮我?——寄生虫就是这么成长的。

推荐阅读:《何谓教养》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