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引进洋草致古树淹死
|
|||||||||||||||
新华网 “天坛很多上百年的油松都死了,都是些挂牌儿的古树呀!”天坛公园晨练的老者和园林工人向记者反映,为了迎合从欧美引种的“舶来草”的生长习性,天坛对草坪进行大面积喷灌,把松柏树都淹死了…… 最近,一些为都市营造绿色的“善举”正在遭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舶来草:园林建设还是生态破坏 近几年,北京的天坛、颐和园、北海、北京大学燕园等古典园林纷纷毁掉自然地被、引种“舶来草”。“舶来草”学名冷季型草,绿色期比北京地区的自然地被长一两个月,但由于这种草生长于海洋性气候地带,需水量大,而北京干旱缺水,为了适应其生长习性必须经常喷灌。 6月6日拍摄的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大庙东侧水土流失严重的坡面,这里去年才引种冷季型草,今年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雨水将坡面冲刷得沟壑纵横,地被寥寥。(图1) 事实上,古典园林引种“舶来草”的做法不仅引起市民的反感,更遭到专家的反对。一些环境、生态学家向记者指出,引种“舶来草”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危及古木、破坏生态平衡。 记者在天坛公园调查时发现,一周两三次的喷灌已导致土壤过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崔海亭在松柏林下发现了一种名叫毛脉酸模的草本植物。他说,这种植物本是生长在潮湿地区的,在松柏林中是不该出现的。原天坛公园副园长杨振铎告诉记者,松柏树都是深根,树根具有向水性,潮湿的地表使得根往上反,渐渐地深根变成浅根,北京秋冬季风大,很容易倒伏,后患无穷。 环境学家调查后发现,冷季型草除危及古木外,还使得植被种类组成简单化,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崔海亭说,天坛与颐和园万寿山上的松柏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是经过几百年的自然演替形成的,是松柏林的组成部分,而且种类丰富。据不完全统计,颐和园侧柏林下,阳坡常见植物约有20多种,阴坡超过30种。而天坛,仅三北外坛自生野草就多达78种。乍一看,林中树种单一,然而树下丰富的野草种类补救了树种单一的缺欠,使其仍然成为足以平衡生态的物种多样性的生物群落。可改种冷季型草以后,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单一、种类贫乏,而且缺少季相变化。 6月6日拍摄的在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园林工人用自来水为冷季型草地浇水。(图2) 林下植物的改变,以及经常进行喷灌导致的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变,还引起动物群的变化。杨振铎说,引种冷季型草的地方,昆虫、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就连蚯蚓都很少见了。 更为严重的是,引种冷季型草还造成人为的水土流失。记者在颐和园看到,为了种草,万寿山上铺了一层添加了蛭石和泥炭的新土,结果新土和底土之间形成“两张皮”。去年才引种冷季型草的万寿山北坡,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雨水将坡面冲刷得沟壑纵横,地被寥寥。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82年制定的《佛罗伦萨宪章》第14条规定:“历史园林必须保护在适当的自然环境中,任何危及生态平衡的自然环境变化必须加以禁止。” 大树进城:绿化捷径还是绿色泡沫 “草坪的绿量只相当于同等面积乔木绿量的七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于是,‘大树进城’成为中国各大城市造绿的速效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苏雪痕说。 北京市园林局有关官员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近几年北京的绿化工程力度非常大,机场路、四环路、长安街、各区精品路以及一些新建小区,树木已经很有规模,其中不少高大的树木是移植来的。 这些几乎一夜之间“长”出的参天大树是从哪来的呢?“北京市的苗圃里根本就没有大苗,移植的大树大多是从山东、河南、浙江、江苏等地买来的。”曾经协助北京市园林局寻找大苗的苗木经营商董学欣十分肯定地对记者说,大树在移植和长途运输过程中损失过半。 6月6日拍摄的在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北京大学崔海亭教授看到为栽植冷季型草地,砍伐原生酸枣树后残留的树桩,深感惋惜。(图3) 植物学专家向记者证实了董学欣的说法。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李迪华说,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可谓根深叶茂,与生长地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适应关系,而要将其移栽成活,必须伤筋动骨,以保证其上下水分平衡,去其根系,删其枝叶,所剩十不足一,加之长途运输,能成活者可谓大幸。即便成活,也落得个“断臂维纳斯”。 城市“速绿”使不少人很快走向“速富”。大树进城“打造”出一批“拐卖”大树的自谋职业者,他们出没乡间,借机谋利。董学欣告诉记者,一些苗木经营商见倒卖大苗可获暴利,索性只收大树古木,然后囤积起来,转手再卖到城里,为此不少人都发了大财。 专家指出,大树移植之风目前在中国各大城市盛行,实际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北京一家媒体称,为建“森林型生态城市”,东北某市政府决定在几个月内“邀请”50万株大树进城。对此专家感叹道,不知这么多大树取自何处,更不知“邀请”过程中又有多少会死于非命! 摄影:张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