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托管——灾备运营服务
如果你还古板的认为存储就是采购一块大硬盘,或者一堆装在机柜里的大硬盘,灾备就是同样的事情再来一遍,那你就落伍了。
看看遍布写字楼的观赏植物,这些花花草草并非是购买的,也无需安排专职人员去费神费力地照看。公司只需每月按时付给花卉公司服务费,花卉公司就会派人天天浇水,定期进行专业护理。“公司内部绿化”已经成为花卉公司的一类服务产品。
这正是“灾备运营服务”模式的形象类比。与传统IT设备托管相比,在数据存储领域,用户只需按时交纳服务费,通过网络、账号即可享受数据存储空间服务,而不用自己关注存储、备份、灾备硬件设备采购,也不用投入大量专业的人力,这就是“数据资产托管”的真正含义。
对用户来说,“数据资产托管”模式下只需关注如何去表达自身的需要,不再需要关心如何通过软、硬件去实现它。对“数据资产托管”模式下的运营商来说,软、硬件也将不再是它们的产品,而是最终产品——“服务”的实现工具。
2007年10月,杭州市政府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杭州电信签订了灾难备份长期服务外包合同。
政府在电信和H3C的协助下,只需整理自己的IT灾备系统需要多大容量,建设多远距离,灾后业务恢复正常需要多久,数据容忍丢失多少等明确的需求,具体设备、实施、运维、演练方案由电信打包成服务产品统一提供。
在电信的灾备运营平台上,政府各委办局用户不仅共享利用灾备中心基础设施,而且共享利用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灾难恢复计划(DRP)、灾备演练的服务平台。
为支持这一创新业务的顺利开展,H3C开发了统一数据管理平台(UDM),实现:
1、 面向数据资产,对灾备业务、网络、安全和存储平台进行统一运维管理;
2、 对最终用户提供Web自助服务接口,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3、 对运营商支撑系统和其它管理系统预留开发接口。
通过UDM在杭州电信的实施,存储行业灾难备份和恢复外包服务解决方案首次以运营级业务登上IT服务舞台。该业务具有节省投资(共享资源),快速开通服务,服务等级高、可持续发展等优点,迅速获得用户认可,在全国已经“一传十,十传百”,成为灾备市场创新的焦点。
2007年岁末的一场大雪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灾后的反思中应急体系、灾难恢复都成为了出镜率最高的词汇,灾难备份和恢复的建设在2008年必然成为各级政府建设规划的重点。
对于绝大多数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来说,自建灾备中心,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将是巨大负担。企、事业单位自己投入大量资金、花费大量时间、维持大量运营人员,长期处于待命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而采用灾备服务外包应该成为政府的首选建设模式。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外包,仅仅是用户将灾备建设的重担外包,承载外包的灾备中心和建设单位只是提供了灾备中心基础设施的共享利用,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灾难恢复计划(DRP)与自建没有任何区别。受制于投资、技术和管理原因,无法在政府、企业更加广泛的推广。
H3C和中国电信开创的“杭州模式”,整合了产业优势资源,建立运营级共享灾备平台,面向行业用户提供标准化的灾备外包服务产品。灾难备份这样一个建设和维护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系统工程已经成为电信的一类服务产品,灾备运营业务也成为电信业务转型中的新亮点。
|
企业自建 |
委托第三方 |
共享灾备平台 |
建设机制 |
自购、自建 |
建设和管理外包 |
建设简化为采购 |
业务实现难易度 |
系统整合复杂,问题责任界定不清 |
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
按需采购,即购即用 |
可升级和可迁移性 |
升级兼容难、数据迁移难 |
升级兼容难、数据迁移难 |
按需调整,随时升级或迁移 |
成本问题 |
投资巨大,维护成本高 |
投资巨大,维护成本高 |
购买服务即可使用 |
何种用户采用 |
财力、管理能力、IT技术实力强 |
财力、管理能力强 |
任何用户 |
综合优势比较 |
☆ |
★★ |
★★★ |
中国运营商行业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运营时代,市场和业务的争夺成为运营商成败的关键。传统的运营模式,例如电话、宽带,是以产品为中心,客户围绕着产品做圆周运动。而运营商转型就是要逐步完成市场导向的工作,让客户成为中心,业务产品围绕客户需求做“圆周运动”。
灾备运营服务2008年将成为引领运营商这一转型趋势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