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的爱。文中中国孝子感天动地的行,就是父亲勤劳乐观朴实的品质,在生活点滴细节中一寸寸浸润到儿子身上的结果。文字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欣赏。
王铭庆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百善孝为先,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的爱。文中中国孝子感天动地的行,就是父亲勤劳乐观朴实的品质,在生活点滴细节中一寸寸浸润到儿子身上的结果。文字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欣赏。
有人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而任何伟大的人或伟大的事件的产生,都不会是突发的偶然,它一定有其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环境造就的必然。而中国“孝子”陶星感天动地的行为,就是父亲善良、勤劳、乐观、朴实的品质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一寸寸浸润的结果。
一
勤劳的家庭培养善良品质,朴实的环境造就感恩的心
奔流不息的长江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也润泽了千年历史积蕴的岳阳古城。而洞庭湖十里飘香的鱼米更推波助澜造就了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岳阳的深厚底蕴。一篇〈岳阳楼记〉几百年来让人每每读来荡气回肠,豪情万丈,彰显岳阳的秀丽风情和百家文化。一路走来,岳阳人们一直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明,谱写一首首凯歌,唱响中华大地。而2007年的岳阳又因少年陶星平凡而不平凡的事迹,扬名大江南北,迎来各路传媒竞相报道。他的事迹,感动你,感动他,感动中国!
接受采访陶星人任务,坐车前往他就读的岳阳县三中。车在笔直的大道平隐地前行,心情却起伏着难以平静。到达位于新墙河边的三中,走进有着五十多年历史培养了无数人才的宽敝整洁校院。当老师领着一个一米七零个子单瘦但健康的孩子站我面前自信而愉快地跟我打招呼时,让我不由惊诧。最先吸引我的视线并让我惊疑的是,那刚毅而棱角分明的脸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采访时坐我在对面与我两眼相视时满是自信和快乐,那么清沏、坦然,没有一丝生活坎坷留下的阴霾。陶星在说起他这所经历的一切时,常常不经意间会将手握成拳头举到胸口。这是陶星在无数与命运抗争时,内心对自己鼓励的表示,终于形成了这个特别而激励自己的小动作。正是他的不断自我挑战,让他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也让人看到了一个在困苦中长大却如此身心健康,奇迹般浑身散发出灿烂阳光的孩子。让人想起那高山悬崖上正傲然风雪中顽强生长的小劲松。
随着陶星的回忆,时间追溯到1990年春节刚过的正月二十四日。天气还很寒冷,早春的北风并没有丝毫的温情,恣意呼啸地刮着。在离岳阳文化古城十几公里的新开镇荷段陶家村这个偏远小山村,一间简陋的小平房里。一个产妇在声嘶力竭痛苦地叫着,一阵婴儿的啼哭,一个男孩的降临给这个只有两间房的寒碜的家。带来了一丝冬日的温馨和欢乐。都说人是哭着而来,笑着而去,这预示了人世的艰难。虽只是一种牵强的说法,而这个男孩在后来的十几年的生活中生生地印证了这句话相对的真实性。
一个人在人生路上会面对很多选择的机会,唯出生无法选择。这是天意,也是一种天赐的缘份。这个男孩一样毫无任何选择的权利便降临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中。父亲瘦弱而写满疲倦的脸上,荡漾着幸福而满足的笑意。正小心地抱着襁褓中的他,嗬嗬笑着时,抬头看到躺在床上的妻子,坐在门上瞪着一双大眼睛望着自己的才四岁的女儿,再环视整个家一遍,他有些不知所措起来,随着表情顷刻一脸的凝重。慌忙放下孩子,翻遍家里,也没找到一样补身体的东西去犒劳刚经过阵痛此刻虚弱地躺在床上的妻子。便急急忙忙去小店买了一点红糖,再匆匆地走进厨房生火烧水。水开后,也顾不得还饿着肚子的女儿,冲了一杯糖水慢慢地喂着孩子。男孩尝到了甜味,小嘴吧嗒吧嗒地吸着,眼睛也一动一动地慢慢睁开,父亲那颗坚强的心一下胀满了柔情。喂完孩子轻轻放在妻子边上,床上的妻子便醒了。刚醒的妻子一下坐起来,便手舞足蹈地叫开了,吓得父亲慌忙又抱起了孩子。一手抱着孩子,一边哄着妻子,又急匆匆地帮妻子冲了一杯红糖水。以后的日子里父亲就这样又当爹又当娘靠米汤喂大了这姐弟。
几个小时后,父亲才得已喘一口气,望着手中的孩子,取名叫陶望星,也就是后来的陶星。意思很简单,终于为单传的陶家盼来了一个男孩,一颗星星。陶星却不知生她的母亲王佳良是一个天生聋哑的癫痫病人,严重的智障自己的生活都无法料理,更谈不上照顾年幼的姐姐和襁褓中嗷嗷待哺的他。家里的柴、米、油、盐,吃、穿、住、行,所有的一切全落在父亲陶荣初一个人的肩上。
陶荣初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只六岁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幼小的他是在隔壁左右邻居的照顾下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一切让陶荣初对社会对所有人充满了感激,也培养了他善良吃苦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小失去双亲,让他更渴望家的温暖。尽管陶荣初的善良勤劳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婚事却因家贫而一直无作落。直到二十七岁那年才经人介绍与平江县聋哑女子王佳良结婚。婚后妻子根本无任何生活能力更谈上劳动能力了。但陶荣初丝毫也不嫌弃她,带小孩一样耐心细致地照顾她,晚上下班再细心地教她一些家里的基本家务。
有次陶荣初上班后,王佳良在家里烧水突然患病,一下倒在刚烧开的沸水锅里,手、脚、脸严重烫伤。陶荣初内疚得眼泪直流,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妻子。经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妻子终于痊愈,但手脚却残疾,脸上也留下了疤痕。这件事一直让陶荣初感到愧疚,从此照顾妻子更加用心不敢再要她做任何事。1985年女儿天使般降临。陶荣初喜得整天合不拢嘴,家因孩子的哭声而更有了家的感觉了。虽然生活更累了,负担更重,但这一切让陶荣初满足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进进出出一直乐嗬嗬的,尽管忙得不亦乐夫,却不忘抽空抱抱女儿逗她一下,也不忘对着妻子说几句话。陶荣初是新开中学的一个工友,负责几百人的饭菜,每天早晨四点钟便去学校做包子馒头,忙完学校的一切,又急匆匆赶回家给妻女弄吃的,喂了妻子喂女儿。女儿虽然不能象别的孩子一样有健全的母亲呵护,但父亲仍旧让她快乐幸福地成长着。转眼便从摇摇学步,呀呀学语长到了四岁多,乖巧听话人见人爱。
陶星的降生,短暂的喜悦后,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生活上,对陶荣初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但他从未皱过眉,工作一如既往地认真负责。在家里同样对妻儿悉心照顾和关爱。只是苦了小小年纪的陶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不在时,陶平便乖巧在搬一张小凳子坐在弟弟的小摇床边。用稚嫩的童音呀呀地哄着弟弟,用别的孩子正被母亲温暖的手牵引的小手摇着弟弟。
后来陶荣初为了缓解家中的经济困难,又承包了学校五亩烂田便更忙碌了。从早做到晚,在所有邻居眼中他就是一个奔来奔去的不知疲惫的机器。陶荣初整天不分白天黑夜地为生活奔波,那天吃饭时偶尔一抬头,才发现一双儿女长得比桌子还高了。便想他们也该上学了。
家中常常揭不开锅,邻居都说:“家里情况这样,就不要送他们读书了,在家还能帮你做点事。”
“不读书怎么行,我没读书孩子怎能也跟我一样大字不识呢?只要有我在,家里的事没关系的。”陶荣初不容商量地说着。
“那就送一个吧,女儿长大反正是别人家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是好事了别人。”
陶荣初听到这里生气在说:“女儿不是人吗?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都是我的孩子,都有读书的权利”。
陶荣初没钱买书包要裁缝帮忙做了两书包,报名的那天将两孩弄得整整齐齐,送他们一蹦一跳出了门。幸福的陶星姐弟因如此开明的父亲而有幸走进了学校,走进了知识的海洋。孩子一读书,生病的妻子独自在家又不放心,便学校、家里、田间不停地跑。吃饭从不知味道,站着匆匆扒几口。十几年,没有囫囵睡过觉,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
陶荣初乐观、积极、善良、坚韧的性格,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影响到陶星姐弟整个童年成长历程。因他的身教言传中培养出一对勤劳、坚韧、自尊、善良的好儿女。幼小的陶星在这种环境中慢慢长大,将一切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特别的懂事。一放学从不跟别的孩子一起处疯玩,也往家中赶。但毕竟年纪小,看到别的孩子被父母宠着买好吃的,买好衣服,他们也羡慕甚至嫉妒。有次放学,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学校一下来了很多的家长,同学们全被父母接走了。陶星站在学校的屋檐下,羡慕的目光追逐着他们的背影,泪不由自主便流了出来。自己是多么渴望妈妈也一样拿着雨伞向他走来,可这一个普通的而平常的小要求,对于陶星还说都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奢望。他对着大雨叫了声:“妈妈!”。回答他的是天空一声惊雷,伴着妈妈的呼喊声在四面的山间回荡。一想到妈妈,陶星马上冲入雨中,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失落和失意。想到大雨了还是怕妈妈不家里,被雨淋着了。有天,正要放学时,一个小同学走来对着陶星说:“你妈妈很丑,还有羊癫疯”对着他做了个怪脸跑了。陶星站在那里哭了起来,为自己有这样的母亲而害羞和懊恼。回家父亲知道后,便拉着手告诫他们:“孩子,儿不嫌母丑。你母亲天生有病,很可怜,她自己也不愿意。无论她怎么痴呆,但你们的生命是她给予的,你们身上流的是母亲的血。是她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她永远也没有你啊!你们要感谢她,并好好照顾她才对!”陶星姐弟用心地听着父亲的话,用力地点着头,为自己的行为而羞愧。朴实的话语,字字醒人,敲进陶星姐弟的心里,也永远响在陶星姐弟耳边。
陶星一放学母亲便在门边对着他笑,他想母亲反正没有知觉,便不理她侧身进了家。陶荣初看在眼里,找机会对陶星说了件让他终身难忘的事。也就是此事让陶星对母亲有了彻底的改变。那是母亲怀着陶星才几个月的一天,正在捡破烂的母亲突然患病,倒在地上四肢抽筋,口吐白沫,不醒人事。邻居们赶紧叫来了陶荣初。醒来后的王佳良不顾自己头上摔得直流的鲜血,也不管全身的泥土,连忙伸出双手摸着肚子。一看孩子还安然无恙地躲在自己肚子里,她伸出大拇指对着所有人哇哇地叫着笑着。父亲一把将她抱在怀里,泪控制不住地流。陶星才知母亲智力虽然只有四、五岁孩子般,但一个女人天生的母性蕴藏了无限的奇迹那就是爱。母爱让她懂得了保护和呵护孩子。陶星听完这些感动得泪水泗流,原来母亲爱他是胜过爱自己的。陶星对着母亲叫着:“妈妈!妈妈!”,母亲不会回答,但她对着他开心地笑,让陶星感到由衷地幸福。幼小的陶星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爱护母亲。
两姐弟开始象父亲一样照顾母亲。尽管全家人都悉心照看着,但有一次母亲还是走失了。那是一个酷暑的中午,阳光照得大地一片金色,脚走在地上滚烫,坐在家里豆大的汗珠往下掉。陶星两姐弟放学饭弄好了,父亲也回家了,却不见在外玩的母亲回家。平日母亲天天在附近玩但一到吃饭时间会自己回来。但那天全家等到快一点了还不见母亲的身影。父亲开始焦急:“陶星,陶平你们快分头去找你妈妈,她如果跑远,就不认得回家的路,也不会讲话,那在外面不知会怎么样?”。陶星一听,头都晕了,不顾大中午火热的阳光,一家三口分路开始寻找。问了很多人,也找遍了几个村仍旧不见母亲。陶星脑海里一下涌出很多电影电视新闻报道智障人走丢后的可怜样子。越想越担心,越想越害怕,满脸泪水与汗水交织,也顾不得擦。大声呼喊着母亲,眼睛四处搜索,奔跑在山间小路上。后来找到浑身被汗水湿透的母亲时,一家不顾酷热难当抱着又笑又哭。坐在对面的陶星在回忆这段时说:“那是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正是有了这次可怕的经历,让我们知道了母亲在全家人心中的重要,我们谁也离不开谁,便对母亲照看得更仔细了。”
陶星在残缺却充满温馨的家里,因父亲的呵护快乐而健康地慢慢长大。后来父亲因看到女儿都出落成大姑娘了,住在一个房里实在不方便。将后面塘边别人不要的一排平房的砖头拆掉,修整后又利用时间一块块搬到村里。自己动手倒水泥板,最后借了点钱做了一栋简陋的房子。厨房的炉、灶全是父亲与陶星姐弟慢慢做起来的。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自己家。搬进去的那天,陶星姐弟看着自己做起来的新屋,拉着妈妈的手,跑进跑出。一家人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
做房借了钱,陶荣初为了偿还债务,为了儿女的学费,为了给妻子治病,更是没日没夜。过度的劳累,背也驼了,人瘦得不成形,但饱经风霜的脸上从来没有愁与苦,总是微笑着,让家一直因他的微笑而充满阳光般的温暖。陶星虽物质生活贫泛却感到很多有钱的孩子无法体会的幸福和安宁。进了初中的陶星,也算得是家里的一个小劳动力了。父亲种田没有耕牛,也没钱租,就凭借一双,一把锄头,一寸寸地挖。陶星一放学,或假日,便冲到田间帮父亲。陶荣初总是往家赶着陶星:“你还小,不要来这里,回家做作业就行。”
“作业我利用下课时间早做完了”并伸出小手,做一个鼓肌肉的动作笑着说:“爸爸你看,我不再是小孩了,我长大了呢?我帮你一下你就不会这么累了。”“傻孩子,我一点都不累,这是我从小就做的活,早做惯了。再者一想到你们姐弟的未来,我就浑身有劲了。”
陶星便对着父亲撒娇:“让我帮你一下吗,从小做惯了,我长大不也就没事了吗?”
父亲拿他没法,便笑着同意了。从此田里便有一老一小两个瘦弱的身影在用最原始的方法一边耕种一边笑谈的身影。父亲看到小小年纪懂事的陶星说不出内疚和心酸。陶星从田间一回家又抢着照顾母亲。吃饭时将饭菜主动端到父亲手上,临睡再给父亲打来热腾腾的水泡一下满是老茧的脚。陶星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即没人说过,也没有全家协商过,只要谁在家谁就主动照顾母亲,做家务。这成了家里不成文的规矩,是家里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也是父亲最感欣慰的。
最让陶荣初感动自豪的是,陶星除在家孝顺外,在学校活泼开朗。爱好相当广泛,唱歌、播音、体育、表演,又是一切课外活动的积极分子,还特别乐于帮助他人。成绩也一直居全班前五名。每次考试完,总被评为“三好学生”。陶星拿着奖状,放在身后,回家再高兴地伸在父亲面前。其实父亲早就在老师对他夸奖儿子时就知道了,但还是装着特别兴奋的样子,认认真真一遍遍看完再给一边叫着抢着要看的母亲。母亲一边看一边高兴地哇哇喊着,对陶星伸出大拇指。陶星便伸出双手将母亲的脸捧着挤成一团,两人哈哈大笑。这个空空四壁的家因欢快的笑声而充满了温情,并感染着所有的邻人。父亲晚上抽空会对灯下做作业的陶星总不忘随意说两句:“孩子你是好样的,爸爸为你高兴,但你不能骄傲。路还很长,要更努力才是。成绩也要好,做人也要好”。
“做人也要好!”这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让陶星终身受用。陶星不仅仅听到了,在以后的时间里更是用实际行动告慰了九泉下的父亲。
二
不屈的精神面对生活的磨砺,稚嫩的双肩勇担家庭重担
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时的磨砺是人生的一大财富,许多杰出人士,都经历过人生无数的风霜雪雨和痛苦,磨砺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才成就一番伟业。陶星正是因为从小生活的磨练,才在后来遭遇生活的残酷打击时,小小年纪便有一种坚强而不屈的勇敢积极面对的精神,有独当一面勇担家庭重担的勇气。
转眼到了2003年,姐姐陶平已远在县二中读高三了,陶星也正读初二。陶星发现父亲越来越瘦,饭量越来越小,并时常捂着肚子。陶荣初那段只感觉自己肚子从隐隐的痛,已发展到刺痛了。他坚持着没看医生,也没有放在心上。实在受不住了,就去小药店买点便宜的胃药应急,缓冲一下。陶星看父亲脸色很差也劝他看病,但父亲想到看病都得用钱,便乐嗬嗬对陶星说:“你放心,我好着呢,做事的身体,是贱骨头,没那么容易生病的。”到了十月份时,有天父亲回家已痛得直不起腰,脸惨白如纸。陶星扶父亲坐下,看父亲捂着胃以为是饿了,便端出了刚做好的饭。父亲接在手里,吃一口却怎么也咽不下。那刻陶荣初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确实有些问题了。第二天,父亲去市一医院检查,医生看完后说:“你这个病无法确诊,最好去做个胃镜”。“胃镜要多少钱呢?”陶荣初小心翼翼地问着,“一百多元”。陶荣初一听一百多,那可是家里一笔大数目,怎么也不舍得花这个钱。便对医生说:“我不做了,你帮我看看再开点药吧”医生摸了摸陶荣初的肚子,便说可能是胃下坠,开了点药陶荣初便回家了。
陶荣初吃了药病并没有好转,反而更痛了,从未对两个孩子说起过,仍然是家里家外地忙着。已进入初三面临中考的陶星,每天除一如既往地照顾母亲和帮父亲外,剩下有限的时间全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了。做梦也没预感到人生一场更大的毁灭性的打击在等着自己,等着这个本来就寸步难行的家。
那天父亲回家,胃痛得终于坚持不住了,一阵阵的痉0让他痛苦难当。上厕所时发现自己拉出很多血,头一阵昏晕。一天无法进食,陶星慌忙倒了一杯水给父样,但父亲喝了一口,痛得无法下咽。陶星照看母亲吃完饭,再哄着她睡后,就一直陪着看着父亲,却不知怎么办才好。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很多的同龄人正在家享受父母的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百般不满和挑剔时,陶星已是家里不可缺的主事的小大人了。小小年纪的陶星,尽管生活在缺少细腻母爱的家庭。但父亲的坚毅和勤劳使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父亲的乐观给了陶星许多家的温馨和动力,感觉到是希望和关爱,是整个的依靠。一路的成长,父亲的刚毅塑造了他以后无论面对什么事,都坦然、自信、不亢不卑的自尊态度。父亲这座大山是陶星以后的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所以,在陶星的眼中,父亲便是一切,也是自己最佩服的人。
现在面对生病的父亲,陶星一时无足无措起来。第二天,喊来亲戚,送父亲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要做胃镜时,陶荣初这次没有犹豫便答应了。结果出来,坐陶荣初对面的医生要他叫家属来,他心里一沉,意识到病的严重性,但还是心存侥幸。便对医生说:“有什么事你直接跟我说,不用叫家人的,我能挺住。”医出拿出诊断书,沉重地告诉陶荣初:“你得的是胃癌,可能到了晚期!”。陶荣初想最大的病也就是开个刀花钱,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听到这个结果,仿佛晴天霹雷。陶荣初坐在椅子上,感到天眩地转。想到自己的家,想到智障的妻子,想到那一双漂亮而乖巧的正读书的儿女,潸然泪下。那刻他没有想过自己,只担心自己一旦倒下,妻子、儿女将面临怎么样的生活,不可想象。陶荣初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愧疚。家里全靠他,自己倒下一走了之,妻子怎么办?儿女的学业也会毁了。一路上都不知怎么到家的。
放学后的陶星得之父亲的病情,一下呆住了。想起自己曾无数次偷偷问过姐姐:“父亲要不在了怎么办?”姐姐总骂他:“爸爸好好的,怎么会不在呢?”陶星直到父亲过世三年后,他常常被这个问题困扰,提起此事还百思不得其解。少年的自己怎么会没完没了地问姐姐这个问题。是因为母亲的不健全,太过依赖父亲特别在意的原因?还是看到父亲操劳过度对他身体的担忧?或是上天冥冥之中给予的第六感的提示?其实表面乐观快乐的陶星,他不是天生就是坚强的。因从小的环境和生活,和全家对父亲的依靠中,小小年纪的他,也时常会有恐惧的时候。现在这无意的问题,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十四的陶星,感到天塌地陷了般。当姐姐匆匆从学校赶回家时,陶星迫不及待扑向姐姐又突兀地问了一句:“爸爸病了,他要不在了我们怎么办?”。姐姐抱着陶星,泪水在眼睛里打着圈,却强忍着。才十七岁花季的小姑娘,因生活的过早磨砺,已是一个懂事而早熟的大人了。她伸出双手,拍着陶星说:“放心吧!爸爸没事的,一切有姐姐呢?”陶星后来说,姐姐轻轻的一句话,他一下便没有了恐惧。陶星从父亲的身上体会到的坚毅现在从姐姐坚定的目光中又吸取了勇气,一下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小男子汉了。
家里迎来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将父亲送到医院。切片的结果,正如医生所言,胃癌已到了晚期,治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看到一贫如洗的家,看到一边茫然不知事的母亲,看到一对正读书未成年的儿女。亲戚一致建议不要动手术,希望不大,手术费昂贵,到时花了钱,人治不好,反而拖了一身债。但年幼的陶星姐弟,却做出了让人吃惊的举动,给父亲手术,并且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也不更改。陶星坚决地说:“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不能放弃,要帮爸爸治疗。欠的钱可以还,但父亲一旦失去,我们便永远没有父亲了”在场的人听到,都心酸得掉泪。亲戚朋友都帮忙凑钱,很快就将手术的钱交了。
到要动手术时,父亲百感交集,心情怎么也无法平静下来。躺在医院的手术推车上准备进手术室时,父亲一把抓住姐弟两的手抱在怀里,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孩子,假若我进去了出不来,你们要坚强地生活,两姐弟一定互相关照,彼此照顾。更要照顾好你们的妈妈,千万不要嫌弃她。”姐弟抱头痛哭,忐忑不安地看父亲进了手术室。亲戚朋友们包括医生听到这些都默默流下了热泪。几个小时后父亲才出来,躺在病床上,瘦得如一张薄薄的纸。姐弟能看到父亲平安出手术室说不出的高兴,两人一起抓着父亲的手,送到住房。第二天,懂事的陶星为了不影响姐姐的高考,毅然将一步三回头的姐姐推上去学校的车上。再每天天不亮起床弄好妈妈的饭,清晨搭车赶到医院,为父亲送粥,洗漱。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学校上课,中午再给妈妈做饭。从哪以后,陶星从没有从容走过路,几乎全是小跑。陶星说他真正懂事就在那时。
那天刚从医院看完父亲回学校正上课,有人告诉他母亲摔伤了。他心里一惊,马上跑回家,看到头破血流的母亲倒在楼梯上。他叫来摩托车将母亲送到卫生院。母亲摔得很重,黄昏了,医生还在缝着针。母亲痛得不停地擂打陶星,他抱着母亲,无论多痛也不松手。陶星说她这样近距离地看母亲缝着针,心里很痛,都感觉不到母亲打他了。从卫生院出来,已经很晚了,所有人家里都亮起了灯光,唯独自己家一片漆黑。扶着母亲,想到住院的父亲,陶星感到那晚的夜特别的黑。人一下倍感无助而迷茫,被孤独紧紧包围着。而父亲因担心他们,晚上来电话家里无人,焦急中的父亲因太多担忧后,又将他一顿责备。陶星那刻万分委屈而无奈,却默默承受不肯跟父亲说明,怕他担心家里的母亲。事后父亲知道了事件的经过,看着懂事的陶星泪流满面。陶星连忙对着父亲说:“没事,没事的。”若无其事地对着父亲哈哈大笑。并告诉父亲:“卫生院的阿姨也是一个好人,对母亲轻言细语,事后还免了很多的费用。”。一个男孩子,正处在少年不更事的成长时期。生活环境的恶劣,并没有丝毫扭曲陶星的品格。反而让他对生活满怀感恩之心,对家人有了一份很多大人都没有的责任心。每每听陶星说起所有事所有人,结尾都会提到别人对他的好,那怕一些微小的事情,也让他从内心深处感激。他的善良,他的乐观,他的善解人意,他对生活的信心,让每个听者感动和惭愧。十几天后父亲出院,家里家外,陶星一个小男孩无力再承担。姐姐也一百个不放心,更不想弟弟的学习有影响。最后姐姐坚决地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在家照顾病在床上的父亲及常患病的母亲,并在家养了一头小猪。
2004年的9月11日,离父亲手术后三个月。一遍青山环绕的新开陶家村已有了秋天的萧色,落叶随着秋风而四处飘散。秋收完后的田间,因空寂而没有了生机,天地之间出现了江南特有的薄雾,整个天地0罩在一片苍茫中。天慢慢地变凉,坐在教室晚自习的陶星,从窗口吹来的风中感到了一丝凉意。就在陶星正低头埋在书本里时,老师要他回家。他马上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几乎是飞到家中的。进门一看,床边围满了人,便知道父亲不行了。挤到床头,看到父亲正艰难地喘着气,吸呼很困难。父亲看到陶星时眼睛亮了下,一双深陷的眼睛,看看陶平又看看陶星,便将目光停在了一边的什么也不知道正左顾右盼的妻子身上。姐弟两一下领悟了父亲的心意,两人一起拉着父亲的手,满含泪水轻轻地点了一下头。父亲满意而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眼角滚下两颗豆大的泪珠,永远地走了。姐弟两那对着父亲轻轻一个点头,并不只是一个安慰的动作,它成了姐弟两心里庄重的承诺。这个承诺也不仅仅只是表现在语言上,他们用行动,用孝心感动全人类。释意了承诺的价值,大爱无言,不在于豪言壮语。
陶星眼睁睁看父亲离去,一下整个人蒙了,不知道哭,陷入迷迷糊糊的状态。直到父亲入0才突然意识到从此父亲便再也看不到了,他一下扑在父亲的遗体上哭得肝肠寸断。无论陶星怎么用力呼喊父亲再也不会回答,只有倾盆大雨冲刷着大地,浇淋着陶星姐弟。看到这个家,天地动容,所有人动容。
父亲走了,生活还得过。所有责任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姐姐稚嫩的肩上。残缺的家并不会缺少温馨,贫穷并不会向命运屈服,艰辛更是人生一笔重大的财富。娇弱的花朵在历经太多风雨后也变得坚强。送走父亲,走进家门,才十七岁的姐姐陶平站在一下失去了支柱的家中,感到特别的空,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看看如孩子一样懵懂的母亲,再望望年幼就读的弟弟,感到了自己的责任。她没有资格伤悲,双手坚决地擦干泪水,将母亲和弟弟拉到胸前,毅然地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想到母亲的病要治,弟弟的学费要交,欠下的债务要还,还要生活的一切开资,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姐姐决定的形成,就此铺开了陶星后来带母就读的日月里点点滴滴感天动地的孝道。
也许只有知识才是解救这个家的唯一方式。晚上母亲睡下后,姐姐拉着陶星坐下来:“小星,我想去岳阳学电脑,可你要读书,妈妈不知怎么办才好”。
陶星望着姐姐坚决地说:“姐姐你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妈妈的”。但身为姐姐的陶平怎么放心得下,犹豫了很久不敢去。在家又呆了一段时间,陶平想这样下去弟弟的学费生活都会没有。才下定了决心,跟陶星再三叮嘱,又去邻居家拜托帮忙照看。匆匆赶去同学家借了1000元钱。陶平提着行李,准备上车了,不敢回头看。她知道这一回头,就没有勇气踏上车了,毅然地走了。白天到岳阳北大青鸟电脑培训班学习,晚上再到处做家教,赚起每月200百元的收入。自己省吃俭用,全部拿回家来。一有空闲,就回家照顾母亲。姐姐走后,陶星与母亲相依为命。因中考在即,学习相当紧张,他仍然照看母亲无微不至。哪怕没时间自己不吃饭,也从没让母亲饿过一餐,并将母亲打扮得干干净净。下课了别人都在玩,他就抓紧时间做作业。晚上回家再搞饭喂母亲吃下,哄着母亲睡后再接着做作业。作业做完收好,拖出一个大盆又把母亲当天穿的衣服换下洗掉。
有天正在上课,母亲在外玩,手上收集的小角票被一个小孩抢了。母亲坐在地上大哭大闹,那可是她最得意的收藏,谁也拿她没办法。陶星请假出来耐心地哄着她,平时很听陶星话的母亲,这次哭闹不停。陶星只得去小孩家求助。小孩的父母听说后,马上找到小孩将钱要来交到了陶星妈妈手中,妈妈才开心地站起来,露出了孩子般的笑脸。而那位阿姨看陶星还要上学,不嫌弃他妈妈浑身的尘土,带她去家中吃饭。陶星看到感动万分,学习更认真了。他认为有这么多关心他的人,帮助他的人,如果还不好好学习,那是对所有给他关爱的人一种辜负。
陶星在初三期间,虽然家中发生这么大变故。事后又要读书,又要照顾母亲,但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五名以内。并在初三要毕业时,学校举办的一次制作比赛中,陶星的《没有比这更简单》得了第一名。随后参加市里比赛又得了一等奖。市里将他的作品推荐到了省里,让陶星没有想到的是,又得了一个第二名。当陶星登上从未坐过的火车,去从未去过的长沙领奖时,心里说不出的自豪。坐在火车,他想要是父亲能看到他的今天的样子,该是多么的高兴和满足。要是能带上母亲,让母亲也坐坐火车该有多好,那母亲一定会兴奋地跳过不停的。陶星就是这样怀着一颗复杂的心到长沙领的奖,晚上一晚未睡,牵挂着母亲。而不识人的母亲,却特别记得姐弟两,同样牵挂着他们。姐姐去岳阳后,妈妈常常等在她下车的地方,痴痴地望着。一看漂亮的女儿从车上下来,就特别兴奋地迎上去。并对路人伸出大拇指,指指女儿再指指自己,告诉别人这是她女儿。
母亲是应该自豪的,因为她生下了如此一对重情重义品学兼优的好儿女。不幸的母亲也是幸福的,她一直生活在浓浓的关爱和呵护中。
三
反哺壮举尽显母子情,憾天孝道释意孝子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的历史,千言万语表达的无非是一个意思:幼尊长。家庭的孝,是指尽子之责,家庭外,是指社会上所有长辈。孝道是民族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少年的陶星就用他的平凡而伟大的行为,解读了中华千年孝道最基本的蕴意。
2005年陶星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位于新墙河边上的岳阳市示范性标准普通高级中学——岳阳县三中。接到通知的那天,姐姐陶平特别为陶星高兴。两人到父亲的坟头,展开通知书,一起跪在坟头对父亲诉说。他们知道阴阳相隔的父亲在地下有知,也会宽慰的。开学在即,母亲怎么办,成了这个家又一个难题。姐姐为了让陶星一心一意读书,决定带母亲去岳阳,边学习边照顾母亲。可陶平的时间有限,母亲在亲戚家对岳阳不熟悉,怕走失只得关在院子里。作出这个决定对于陶平是困难的更是痛苦的。每天出门前看到母亲在院子里手握铁门摇着哇哇叫。那不舍而无辜的眼神,陶平心如刀割却无可奈何。每天都是含泪狠心地去电脑培训班上的课,走时都从不回看一眼母亲的样子。坐在教室里一边上课,心里总是牵挂母亲。陶星知道这一切,怀着复杂而痛苦的心情来到了就读的三中。心里时时记挂着母亲,眼前总晃动着母亲那关着时的样子,一刻也难以平静而安宁。有次姐姐来电话说她不在时母亲摔了一跤,头又磕得鲜血直流。望着痛得乱打乱叫的母亲,姐姐抱着她吓坏了。看看母亲患病常常摔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多么希望自己能好好保护母亲不再受伤。陶平深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自责。陶星知道后,努力劝慰姐姐。想到姐姐的艰难,想到母亲一生的不幸,下晚自习后躺在床上,默默地流了一夜的泪。陶星就这样在对母亲的思念和担忧中读着高中。
夜深人静时陶星躺在床上,被思念无穷地折磨着。而清晨走在三中绿荫掩盖花园式校院的他,是那么的坚定和阳光。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生活很艰辛,但我知道快乐是一天,忧愁也是一天。生活不会因你忧愁而改变,所以还是快乐地度过每天最好。这样自己愉快,别人也愉快。我因快乐,看世界就会很美,世界也会因我的每个微笑而灿烂。”这就是陶星,用乐观去战胜逆境的孩子。这个对老师礼貌周到,对同学关怀倍致,哪怕面对于校园的树木花草都充满了笑意的孩子。走到哪,哪里都如一阵春风吹过,温暖人心。
陶星在高一时,成绩一直保持前几名。并第一个报名参加了三中从事公益活动的“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全校性团体——青年志愿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陶星经常随着他们一同走出校门,帮助贫困家庭,帮助孤寡老人,参加环保绿色等活动。加入的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其实陶星在读高一时,生活相当拮据。但他从不对人说起,所有同学老师看他每天快快乐乐,干干净净还以为他家境很好,都不知道陶星正每天面临生活的困挠。不知这个天天在身边自在地哼着歌,积极帮助他人的陶星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有次遇到一个同学生病,志愿者们号召全校捐款,再一起去看望那位同学。陶星毫不犹豫将口袋仅有的五元钱都捐赠了出来,那可是两天的生活费。后来在去新墙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动中,老师提议同学们将自己的零花钱捐赠给老人们,以表心意。陶星吃饭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零花钱。躲在角落里翻遍口袋找到不钱捐赠,陶星心里说不出的愧疚。低着头默默地帮老人们清理东西,再将老人们所有的脏衣服、被子、袜子全洗了一遍。又帮老人们擦完脸洗完脚才心里好过一点回校。
如果说父亲身教言传培养了陶星的很多优良品质,那三中这遍沃土举办的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许多重德重质老师的教诲,无疑给了陶星思想的再次升华和提炼。一棵树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也离不开春风秋雨的沐浴。
时间飞快,姐姐转眼二年的电脑学习结束了,因学习优秀被学校推荐到深圳一家公司上班。母亲再次成了姐弟两的难题。陶平与弟弟商量后,想送到福利院。陶星虽舍不得,但想到福利院毕竟有专人照看,可能情况对母亲来说更好一些便同意。灯下,陶星迟缓地帮妈妈清理着衣物,心情沉重。后来怕母亲去一个新地方不适应,又怕母亲不熟悉环境而吵闹,便跟老师请了几天假,决定先陪母亲住几天,教母亲一些东西,顺便熟悉一下福利院。
陶星走进福利院时,所有人都站在门口欢迎他们的到来。母亲看到这么多陌生人睁着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死死拉着陶星不肯放手。陶星无论走到哪里都牵着母亲,母亲也没有吵闹。两人走在福利院的草坪里,看到很多老人们在晒太阳,一个个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陶星想将母亲放这里终于放心了,心里说不出的轻松。陪了几天,陶星实在得去学校上课了,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福利院。一路紧赶跑到教室,不知情况的老师,对这个平日表现很好,成绩也好的得意学生很不满。陶星看出了老师的表情,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解释,只是饭都未吃便坐在位子掏出书本看了起来。陶星心里记挂母亲,但想到自己看到的条件,很放心母亲现在的地方便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了。陶星做梦也没想到,才一个星期,福利院来电话。他当天离开母亲便一直吵到现在,吵得所有人根本无法正常生活,希望他能想想办法接母亲回家。想想办法,四个简单的字,如一个个铁锤砸在陶星面前。他能有什么办法呢,所有的办法都想尽了。姐姐一度想为了弟弟为了母亲放弃这个工作,陶星坚决不同意。一个大胆的想法跳入陶星脑海里。
“姐姐,我将妈妈接到新墙,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妈妈。”“那怎么行,高中课程紧,妈妈又吵,生活也无法自理”,姐姐说什么也不肯。自己读过高中,深知高中的学习任务相当重,照顾一个健全的人都难,又怎么照顾得了智障的母亲呢?
“姐姐,你机会难得,放心去吧,我肯定会照顾好妈妈”陶星怕姐姐不肯,又接着说:“妈妈最听我话,跟我在学校是最好的,况且我以前在家也边读书边照顾她,不是一样考取了高中吗?你就放心吧!”姐姐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便无奈地同意了。
善良的人是没什么豪言壮语的,但他们一旦承诺,就是字字千斤,句句忠言。陶星对姐姐的保证也是对自己的保证,从此在以后就读高中与母亲相伴的时间里,用行动谱写了一个孝子的无穷爱心和博大的情怀。
姐姐答应弟弟后,就一起去新墙找房子。跑遍了新墙镇房子不是贵了,就是离校了远了,后来终于找到了刘奶奶家的地下室。安顿好母亲,姐姐拉着弟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母亲在身边跑来跑去地玩着,陶平看得心疼不已。知道自己这一走,弟弟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可想象,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可家中的债务及弟弟的学费母亲的药费还得靠自己,只得咬咬牙拖着沉重的步伐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母亲接来了,陶星连好朋友都没说,同学老师都不知道。自己属于住校生,母亲不可能一个人住在家里。陶星便找到学校求走读,却要老师签字批示再交校里答复。陶星便暂时要刘奶奶帮忙多照看一下,自己一边申请一边往外跑给母亲弄饭洗衣。有天爱干净的母亲裤子弄得脏兮兮地回来了,一进门便对着陶星叫。陶星只知道母亲弄脏了,便帮母亲清洗。第一次清洗母亲,陶星不知该怎样,手巾拿起又放下,不知所措。但看到母亲对他信任的笑着,一脸的天真,陶星想妈妈其实只是一个孩子而以。再者作为儿子帮自己的妈妈是不需要害羞也没什么理由的,便动作麻利地帮母亲清洗完了。
第一次去帮母亲买卫生巾,陶星站在小店门犹豫了很久。一个半大的小伙子,去买这种东西别人怎么看,又会怎么说。可陶星没办法,陶星认为母亲不会的他做儿子就应该没有条件地去做。走进小店,陶星还是不敢抬头看店主,也不敢说出买什么东西,只是用手指了一下物品。店主以为自己弄错了,待弄清楚是真的时,拿起一包对着陶星一丢,翻了一个白眼。陶星付完钱逃也似地离开了店子,心里说不出的委屈和羞怯让他一路泪水在眼眶中打圈,强咽下一切不快急步回家帮母亲处理。
学校在批走读生时,本着对学生负责,是要作家庭调查的。当校团支部书记廖老师从陶星口中无法得知真实情况后,便去找了他的同学。同学们影影约约说好象她母亲是癫痫病人,就住在校外不远的地方。廖老师当即找到班主任,班主任老师也不清楚情况,只知道陶星最近忙忙碌碌的不知弄什么,正准备找他谈一次。廖老师便迅速找到陶星,可陶星坚决地说自己没什么困难,不需要学校帮助。后来在廖老师再三追问下,才道出自己带智障母亲就读的事情。一下震惊了所有老师、校领导,也震憾了整个三中。班主任马上与廖老师一组织同学们捐款并上门家访,听到陶星的情况三中的同学们纷纷加入了捐赠。但这一切却遭到了陶星的拒绝。后来在老师的多次劝说下,才同意只带两个同学就行了。
廖老师在跟我谈起第一次去陶星的情境时,时隔很久表情还很沉重。说到以后的许多事,更是感慨不已,双眼含泪,赞不绝口。廖老师刚一说找两同学去看陶星的母亲,便得到了一遍争着要去的声音。无奈的廖老师选择了折中的办法,没让所有举手的同学全去,也没听陶星的只带两个人的要求。十几个同学一起提着水果还一路有说有笑地走着,找到陶星家门口。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到处乱七八糟。门口坐着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嘴里正高声地哇哇叫着。都听不清她叫的什么,这时陶星单瘦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陶星丝毫没有为家的简陋羞愧和自卑,而是非常自然热情地将同学们迎进了那个称着家的地方。母亲一看来了这么客,在边上兴奋得更叫过不停了。一下指着床下,一下用手在头上不高的地方划来划去。陶星翻译说,比高度是因为姐姐身高这么多,可能是想姐姐了,也是告诉别人她有一个女儿。而指床下是因为木箱里有娘家舅舅送给她的东西,可能是想平江的娘家人了,也是告诉别人床下有她爱吃了家乡特产剁辣椒。床上一床薄得纸一样的棉被,桌上一碗黄黄的青菜。陶星正准备帮母亲洗漱,再哄她睡觉,自己做作业。
走出陶星家,所有同学一路沉默着。而第二天廖老师在路过一家小店里,老板说陶星刚在他店里退了很多水果。廖老师跟小店里说起他的情况,店主内疚不已,责怪自己错怪陶星,还对他撒态度。廖老师在遇到陶星时问起此事,陶星说:“那水果好贵,是我与妈妈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呢,我全换成了米与面。那么奢侈的东西不是我们能吃的。”
刚刚安定下来,一天早晨刚起床,听到楼台上有哭的声音,才知刘奶奶的老伴过世。过一会儿,帮忙的下来说地下室要做办事的厨房用。陶星不想让刘奶家为难,收拾了东西扶母亲出来。两人坐在街头,陶星也茫茫然起来,一时到哪找房子呢。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好人总是有贵人相助的。就在两人无处可出时,走来一位整洁、清爽的中年妇女,看到坐在街头的母子两,样子相当无助和可怜,便走上前去。“孩子,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怎么带着母亲坐这里,不回家啊!”陶星一听家字,心里更是一沉,家在哪啊。他对着阿姨说:“我是三中的学生,我的母亲有病,住在刘奶奶家,因她家要办事,我们没地方去了。”“孩子,我姓刘,就住在前面,离你们学校也不远,信得过我就去我家吧,我不要你的房租,还免电费和水费。”。陶星一听真是喜出望外,感激不尽。但不想要刘阿姨免房租和水电费,说自己照付,只求一个让母亲安身的地方。刘阿姨是一个爽快人,也是一个在那一带出名的菩萨心肠的人。很爱干净,待人真诚,心底善良。刘阿姨一听便对陶星说,你要出钱就找别家租去,我又不是租房子,我是看你现在处境艰难才想到帮你的。
正忙碌的刘永红阿姨放下手头自己家的事,跟家人一商量大家一致赞成。便叫来一辆三轮车,将陶星那几件物品拖到了自家楼上一间空房里。又急急下楼提来水将房子全部打扫干净,再从家里拿来一个煤炉,一堆藕煤,几斤猪肉及家种的小菜。那时的刘阿姨还不了解陶星家的详情,也没有看到陶星对母亲的照顾,只是因善良的本性,看到那天陶星母子的凄凉才伸出援手。非亲非故,数不相识的陌生人,刘阿姨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去待人接物,给陶星母亲最大的信任和无私的帮助。坐在我左边的刘阿姨,身材高佻,四十几岁了,脸色红润,一双袖子卷到了手擘上。看我看着她的手,刘阿姨笑着一边放下袖子一边马上说刚正在洗衣服。我为自己打搅了她说对不起,刘阿姨马上说没事啊,你们能来我当然高兴,快别说打搅了。又连忙起身给我泡茶,一直笑容满面。说到陶星刘阿姨坐了下来,一下打开了话闸,滔滔不绝地跟我谈起与陶星生活的一年里所见所闻。说到激动时,不时抬起手擦一下红红的眼睛。说不出对陶星的心痛和佩服:“那是一个非常懂事而吃苦耐劳的孩子,对母亲的细心和体贴,照顾母亲的那份耐心,不说一个小男孩,就是一个大人也无法做到,也不可能做得到。我每次去他家,看到陶星喂妈妈饭,喂她药,帮她洗脚洗脸,再哄她睡。就是任何一个母亲带孩子,忙成那样也不可能这么没脾气,这么温柔。我站在他面前都感到惭愧。”
陶星一般天不亮便起床,轻手轻脚做好早饭,边搞饭还边背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英语单词。自己匆匆吃点,母亲就醒了。开始给母亲穿衣洗脸,再喂母亲吃饭,喂过母亲的药。为了不让母亲乱跑,再找点事给母亲做。母亲一件衣服可洗一天的,一坨肥皂只能用一回,陶星心痛肥皂可又担心母亲,便只得由着她了。再跑步去学校,差不多上课铃声就会响起。中午再跑步回家给母亲弄午餐,喂完收拾干净下午又要上课了。这是母亲听话不闹时,遇到母亲正在发脾气,乱打乱踏,陶星哄好母亲,自己就没时间吃饭空着肚子去上课。每天这样忙着三餐饭,照顾母亲的所有的生活起居,加之繁多的作业和紧张的学习。他几乎是跑宽了从学校到刘阿姨家的那条大道。尽管他尽心尽意地照看母亲,不在时,刘阿姨也帮着看着。但母亲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能吃能走但又没有思维能力的人,一不小心便出了门。
正月十二的那天,那天天下着大雨。陶星因心里担心母亲比平日更快的速度跑回家,冒雨冲到家中。推开门没有母亲的身影,院子里也没听到平日陶星一放学便有的哇哇声。找遍了院子每个角落,还是没有母亲的影子。陶星心里一沉,赶紧问刘阿姨,正在弄饭的刘阿姨说刚还在的。陶星楼上楼下又找了一遍没看见,万分焦急地冲入了雨中。在新墙街上,陶星张皇失措地边找边打听,却没一点音信。呆立在大雨倾盆的公路上,陶星不知该往哪里去。当听说有个象她妈妈的人往荣家湾方向去了,陶星抬腿就跑。边上小店一个正打牌的阿姨,急急掏出五十元钱塞在陶星手中,帮他叫来一辆摩托车要他沿着路往荣家湾方向找。平日特别有礼貌的他一下急得忘得了推辞,也不记得说谢谢。翻身坐在车上,往荣家湾赶去。陶星明知母亲听不见,但控制不住仍焦急地对着大雨一声高过一声地呼喊着母亲。陶星说他那一刻不敢想象,要找不到母亲自己会不会疯掉,只知道心里胀得说不出的难受,接近崩溃的边缘。天渐渐黑了,雨越下越大,湿透了的他感觉不到了冷,心里只想妈妈能出现在自己眼前。陶星惟祈求上天可怜母亲,千别不要出事。当终于在快到荣家湾的泥泞地上看到那个在水中吓得哇哇乱叫的熟悉的身影时,车未停稳陶星便一个箭步冲了下去。抱起冷得不住地颤抖的母亲,陶星恨不得打自己一个耳光。那刻内疚、心疼一齐涌上陶星心头,化着泪水一滴滴滴在湿透了的衣上。扶起母亲再坐车冒雨回到家时,已晚上九点了。陶星顾不得自己湿透的衣裳,手忙脚乱地将炉上的热水倒在盆里,将母亲的湿衣服脱掉,才开始慢慢地帮母亲清洗。听到他们回家的声音,已担心了很久的刘阿姨追到陶星家中。还未进门,看到那一幕,因怕陶星一时难接受,犹豫再三还是退了出来。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家,泪模糊的双眼怎么也找不到楼梯,刘阿姨多想将陶星一把抱在怀里。想到还未吃饭的母子,刘阿姨边流泪边又边给他们弄吃的,再送到陶星母子住的楼上。陶星正给坐在床上的母亲喂着热茶,一勺勺自己放嘴边吹一下再慢慢送到母亲嘴里。被雨淋湿的头发还在滴着水,衣服紧贴在身上,拿着勺子的手不停在抖。刘阿姨连忙接过杯子,替下陶星让他去换衣服。陶星这才意识到自己已冷得骨头都冰了,牙齿不停地打架。想到自己还要照顾妈妈是没资格生病的,快快换下衣服,倒了一杯开水喝了下去。
后来刘阿姨看陶星忙得实在可怜,一有空但帮他把饭弄好。为让陶星安心上学,主动帮助照看他母亲,自己尽量不外出,留在家中。家中需要采购的事交给沉默寡言但同样忠厚老实的刘家大叔去办。陶星一日三餐顿顿得弄新鲜的,因母亲没有饱的概念,只要看到锅里还有,就会没完没了全吃下去。有一天陶星想省点时间,多弄了点饭,准备晚上只热热再吃,这样会更省时省煤。将饭端上来,母亲一碗接一碗的吃,谁知无论怎么哄,也不肯停碗。陶星没办法只得让她吃,刚吃完便坐在门边呕吐得乱抓自己。陶星抓着母亲的手,自责自己偷懒,害得母亲如此受罪。陶星便再没有这样过了,一餐只弄每人两碗的饭。母亲什么事都不懂,却很奇怪必须餐餐看陶星吃两碗饭后看一下他的空碗才高兴。陶星很得意地说,那是母亲心痛正长身体的他,怕他吃不饱。但母亲这种方式也有让陶星哭笑不得的时候。
有天,陶星生病发烧,又舍不得买药。坚持上完课,跑着回家给母亲把饭弄好后,浑身疲软得没一丝力气了,自己根本不想吃饭。母亲坐在桌子前,指着陶星拚命做吃饭的动作。陶星不吃,她也不吃,哇哇地对着他叫。陶星没办法只得勉强剩了一小碗。母亲看看还是不行,直到看到陶星碗里的饭是跟平日一样多时,才满意地笑着自己吃起来。陶星为了让母亲开心,吃得难已下咽眼泪直流,还是坚持吃完了。妈妈看着他的空碗高兴地对着他笑,陶星从母亲这个微小的动作中感到对自己关爱的温暖,便从内心地笑了。陶星说很奇怪,自己也没吃药,被母亲逼着吃完饭第二天病便奇迹般好了。善解人意的陶星,终究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一个也渴望宠爱和呵护的有正常要求的孩子。十七岁正是人生处在半知半解的迷茫期,大多会有叛逆或逃避的行为。而十七岁也是一个男孩危险期,他们因内心的不安特别渴望家人的关爱和开导,也特别希望有人交流。陶星在学校会与同学们一起展开各种讨论。可回到家,因过早让稚嫩瘦弱的肩上背负家的担子让他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尤其是此时生病时,人一累,自己也特别想有人照顾,但他想到母亲只得坚持。夜深人静,独自坐在灯下拖着病中的身体做着作业的陶星。抬起头看看床上孩子一样睡得香甜的母亲,再看看这不成家的家,突感脆弱。一阵孤独袭来,心里一堵,泪便涌了出来,对着床上不由自主一遍又一遍地叫着:‘妈妈!妈妈!”回答他的是无边的黑暗和沉默。但陶星天生有一种常人没有的调节情绪的本领。一遇自己不开心,马上想一些快乐的事,或唱唱歌,便又恢复了。灯下的陶星没让这自己沉浸在不快中,站起来做了几个运动动作后,做了一个鬼脸便又一头扎进了书本里。所以,陶星常开玩笑说他是一颗快乐的种子,天生就是来人间播种快乐的。
也就是因常保快乐才让陶星如此困境中没有倒下和放弃。那段姐姐刚去深圳打工,家里债未还,陶星省吃俭用到苛刻的地步。刘阿姨送上来的一碗煮黄豆,他每天煮点饭,再吵点黄豆就不再弄菜了。刘阿姨过了两天去,碗里还有小半碗准备留着还吃一天,刘阿姨心痛得不由得将陶星骂了一顿。晚上刘阿姨准备再给陶星送点菜去,还在楼下就闻到一股饭糊了的味道。进门,陶星正用碗在装饭。刘阿姨一看,那哪是什么饭,糊得一团乌黑。阿姨试一口,又苦又难闻,便要陶星倒掉。但陶星说:“能饱肚子就行,没事的,米很贵呢!”刘阿姨不知该说什么。家里两个女儿,菜不好都要罗嗦半天。而很多的孩子一个生日过下来就是几百上千,一双鞋子几百上千,还抱怨生活不好,抱怨父母没本事。而陶星一个月才一百多点生活费,两个人能吃什么?常人不可想象。可陶星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抱怨母亲的拖累。更没人听他叫一声苦,叫过一声累,说过生活的艰辛。居然与母亲将日子过得温馨甜蜜,吃着黑苦的饭,哼着歌逗母亲开心。陶星虽然嘴里在逗着母亲,但老让母亲吃这些简单没油的饭菜,心里还是不是滋味儿,觉得自己愧对生他的母亲。
陶星知道妈妈常吃癫痫病的药对身体影响很大。便在有限的生活费里偶尔买点肉炒在菜里,吃饭时再全挑在母亲碗中。有次陶星去菜场,看到新鲜的排骨很想给母亲改善一下,走去走来几趟,咬着牙下狠心才买了点回来。在煤炉上煮好后,一块块选出来放在母亲碗中。很久未吃过排骨的王佳良,高兴地一边吃一边哇哇叫。刘阿姨走进门,正看到陶星把母亲吃剩下丢在桌上的排骨又拿起来啃着。刘阿姨看着陶星,要他别吃了。可陶星说母亲根本没吃干净,丢了浪费。一个身体正常的父母吃剩下的哪个子女又会去吃?何况口水乱流的智障母亲丢在桌上的。陶星是打心眼里疼母亲,一点嫌弃母亲的意思也没有。有次正吃饭时,王佳良又哇哇大叫,嘴里的饭全部喷在桌上的菜碗里。陶星站起来哄着母亲,半个小时才让她安静下来。等到母亲不再吵闹了,陶星象没看见碗里母亲喷出的饭粒一样泰然自若地吃着。吃完又口里哼着他最喜欢的张靓颖姐姐的歌收拾碗筷再帮母亲洗手去了。
陶星也不仅仅只是让母亲吃饱,还总是让母亲保持整洁。智障的王佳良,自己不能动手,但非常爱干净。陶星便坚持常常晚上给母亲洗澡,一看陶星在倒热水到大盆里,王佳良就手舞足蹈地扯衣服,围着陶星叫着笑着。早晨陶星给母亲换上干净的衣服,母亲会左看右看,脸上满是得意。再帮她细心地把头梳得整整齐齐,看她孩子一样跑来跑去的高兴样。晚上陶星是坚持与母亲同床睡,因为母亲天天晚上将被子踏下床,冷得直抖也不知自己捡。陶星为了不冻着母亲,躺在边上晚上几乎是半睡半醒的,母亲一有动静马上就起来看看。有时发现母亲尿湿床。陶星便将床单全部拿下来,让母亲睡在自己刚睡的干着的那边。因被单只有一套,又连夜将被单和母亲的衣服洗掉。后来廖老师与同学们来看他,看到他洗衣服时的纯熟的样子,比任何女孩子都还强,很是惊异。干完一切,天便亮了,忙碌的一天又来到了陶星眼前。刘阿姨时常要陶星有什么要洗的交给她,但陶星想到自己一家够麻烦她了,只要自己能做的,都自己赶忙做完,免得刘阿姨又抢着做。陶星想想刘阿姨也一家四口,够她忙的,自从自己住进来后,刘阿姨便没把自己与母亲当外人。也从来没嫌弃过母亲的病。吃的小菜也全是她送的,只要有好吃的,刘阿姨肯定不会忘记给陶星送一碗过来。因为刘阿姨的真心相助和相待,只认得和亲近陶星姐弟两的王佳良格外亲近刘阿姨,逢人便做她特有表扬人的动作,一个大拇指伸得老长放在刘阿姨面前。逗得爽朗的刘阿姨开心地大笑,刘阿姨不嫌弃她反而说自从她来院子里后,热闹了很多,也带给了家里很多的快乐。却不提王佳良常常打她的事。
有天刘阿姨正在院子里的塘边洗东西,刚直起腰,王佳良患病了。搬着一块砖头对着她头上砸来。刘阿姨本能地一伸手拖出了身后的椅子一挡,椅子的一条腿当时便断了。刘阿姨也没责怪她,赶紧让她坐下,喂她吃药又哄她睡下。陶星回家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些,冲到刘阿姨家看到安然无恙在做事的刘阿姨心里一块石头才落地,抱着刘阿姨直说对不起。刘阿姨慈爱地抚着陶星说:“好孩子我没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你母亲那是病的原因,不会是真心要打我的,你不要自责。”后来快春节了,刘阿姨家将塘里抽干水把养的鱼捉在一个大缸里。刘阿姨把大一些鱼用盐腌了一下,每天给陶星送一碗弄着吃,怕王佳良不会吃鱼被刺卡,小鱼便养着自己吃。但王佳良有一天拿着一个盆子在缸里放肆掏着,刘阿姨怕把鱼弄死。刚上前说了句,她便对着刘阿姨一拳打来,打得刘阿姨一个趔趄。这样的事经常发生,陶星感觉万分对不起刘阿姨,却无力制止母亲的行为,对刘阿姨满是愧意。
王佳良一患病不是只打刘阿姨,打陶星的事常常发生。陶星有时正忙着,母亲上前就是一拳,或一棍子,打得陶星痛得直抽冷气。但陶星从没冲母亲发过脾气,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别人看到都心痛不已,陶星却不怪母亲。他说:“母亲是生病,她一般情况下还是知道爱我的,要是她不生病,又怎么舍得打我呢?”。陶星很知足地说:“妈妈还是很心疼我的,刘阿姨给她吃的,她总是收在口袋里拿回家再给我吃。我们便在灯下开心地一人一口吃着,母亲就特别快乐。会将她的头靠在我肩上,做着一些撒娇的动作。玩着我的校微,又竖起大拇指。”陶星有次说:“我之所以常常充满自信和这么坚强,并且保持成绩好,可能是跟从小父亲的夸奖和母亲的大拇指分不开。因为他们的不断夸奖和激励,才让我有了不知疲倦勇于面对困难的动力”。陶星就这样象母亲带孩子一样,带着母亲。他说在家里,他是家长母亲是孩子,所以要宠着她。“在家是家长”,这话从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口中出来让人听了心酸不已。可他在外还是一学生,一个正做梦的追星少年。
陶星跟所有十七岁孩子一样也正处在筑建心中偶像的年纪。任何人都有一个偶像情结,所有人成长时都会有一个依附心中崇拜的对象去完善自己的过程。陶星当然也有追星梦,只是他的追星有一个很大的秘密,他从没有告诉别人。所有人只知道他是喜欢张靓颖的,却不知陶星的喜欢是建立在对张靓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妈妈孝顺上的。初次听到张靓颖歌只是想自己要唱得这么多就好了,仅仅只是对她嗓子的羡慕。后来当听说张靓颖为了生活,为了减轻妈妈负担,也为了自己学业,不顾别人的冷眼,忍受了很多羞辱,坚持在歌厅唱歌的事情。他一下被她深深地吸引,也从内心深处对她佩服。佩服她对自己爱好的不懈追求,佩服她对母亲一片孝心。这便是陶星,一个十七岁少年的有思想有觉悟的追星过程。他佩服一切生活逆境中不悔的强者,一切乐观面对生活困难的勇者。他也喜欢学校举行的一切文艺活动。在听说学校举行校庆要排练大型歌舞剧后,他积极报名,深怕学校不要他演,他又找到负责的廖老师。最后唯一的一个男主角给了他,激动得语无伦次。陶星时间有限,所以排演常常没有他的身影。同学们都很担心演出时弄砸。五十年校庆那天,整个三中校院沉浸在一遍欢乐的气氛中。晚会开始,陶星心里忐忑不安,很想快点上台,却又只想时间慢点再慢点。当终于轮到自己走上舞台,面对台下所有昔日在此毕业的学长,所有领导,所有同学时,陶星特别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发挥。一下镇静自若地投入到了演出中。演出结束,从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陶星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他在跟我谈到这事时,明亮的眼睛还一闪一闪地发着光,让我也不由得跟着他的情绪仿佛亲临会场一样兴奋起来。他就是这样一个赋有感染力的人,能让自己的快乐情绪向四处散发,感染周围的每个人。人格的魅力是无穷的,他得到了所有的同学的喜爱,也得到了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的喜爱。
那天高兴地回到家的陶星还没来及与母亲和刘阿姨分享,就见刘阿姨站在厕所外正焦急地大喊。陶星慌忙走过。刘阿姨告诉他母亲在厕所患病了。陶星想尽办法也打不开被母亲顶死了的厕所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陶星顾不得危险,迅速地爬上了屋顶,掏出一个洞再跳到厕所里抱出了母亲。站在边上的刘阿姨才松了一口气。陶星慢慢将母亲弄醒,才听刘阿姨说起事情的经过。原来妈妈去厕所总喜欢将门顶住,刘阿姨怕出事,要妈妈不用顶,可母亲将手指在脸上刮着表示害羞,刘阿姨笑笑便让她去了。谁知进去了很久也不见出来,刘阿姨去叫门也没动静,一下急了,家里没人帮忙。幸得陶星回来,才将母亲顺利地抱出来。后来陶星便与刘阿姨耐心地教她不要关紧门,教了几次,她便再没有这样过了。可有些东西是教不会的。例如女人每个月特有的例假,无论刘阿姨怎么说,王佳良无法懂得。每月只要那几天便老弄得裤子脏脏的。刘阿姨说最让她感动的是,一个刚刚懂事的男孩子,能做到不嫌母亲已很不错了。但陶星却一切都以母亲为重,在生活无微不至地关心她,事无巨细。每次只要母亲弄脏了裤子,他都马上耐心地慢慢擦洗,再细心地帮她换衣。天天是不知路怎么走,一阵风似的跑来跑去,脸上却始终是面带微笑。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无论他遇到什么事,无论有多大压力,无论有心里有多少伤悲,他都是一样乐观坦然。
陶星一直认为为母亲做再多,也难以与母亲给他生命可比。他说永远记得父亲所言:“一个人活地世上不是孤立的,得到别人多少必须加倍报答才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是父亲的教导,让他从小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母亲给他生命的伟大,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他也就为了母亲忘记了自己的痛苦。母亲发病时,次次将嘴唇和舌头咬伤,陶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次看母亲发病牙齿抽搐又要咬自己时,他迅速将自己的手伸到了母亲嘴里。癫痫病人一旦发病,任何知觉也没有,咬着东西也是下死力的。陶星的手在母亲嘴里咬得鲜血顺着往下流,痛得脸都变形了,他都没有抽出来。后来常常这样,陶星的手上咬得没一个好地方了。同学们看到都想流泪,刘阿姨看到心痛得要他别再这样。但陶星一看母亲发病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将手伸过去。陶星对母亲的爱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一种不顾一切的保护。
高一时,刘梦邑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写有关于母爱与父爱题材的。陶星提起笔,思绪大开,一篇题材为〈孝心——做人的基本的原则〉的文章因自己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洋洋洒洒千言一气呵成。他写道:“‘百善孝为先’,孝道,自古以来就被炎黄子孙所尊崇,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粹之一。在我们身边,‘孝道’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吃饭时给父母盛饭,饭后帮父母收拾碗筷。忙碌了一天回来的父母,我们要才他们揉揉肩,捶捶背。这些是孝心的具体体现,也用行动体现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通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很深的文学结构。但他写出了孝道最基本的体现方式,得到了所有老师的好评。陶星是这样写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但他的爱又绝对不是狭隘自私的,小小年纪的他从来没有恨,对人对事少有的宽容。爱母亲胜过爱自己的陶星,有天母亲生病,倒在路上乱抓乱动,衣服全部掀起来了。边上一群小孩围着起哄,笑着叫着。陶星看到赶快过去将母亲扶起来,把衣服整理好。心里尽管对母亲很心疼,不愿别人伤害她,但他没有对路上的小孩指责一句什么话,便牵着母亲回家。事后别人说他为什么不吓一下那些孩子,他说他们还只是一群小孩子呢,小孩不懂事,不能怪他们。
四
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人以诚为善德之宗
“一人行孝,一人得益,一家行孝,一家得利,一国行孝,天下康宁”可见“孝”不仅仅只是个人行为,它更是社会美德的体现,民族道德的表示,国家素质的提升。“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也是炎黄子孙之传统。我们更希望在新的历史潮流下得到升华,在精神文明中得到发扬。让千千万万个陶星用感恩的心创造社会和谐。
安静的三中校院是学子们学习生活的天堂。这所培养过无数精英的唯一在十年内出过四位清华北大生的农村高中。在2007年因陶星而不再平静。校长李全武得知陶星的事情后,马上召开全校师生会议,号召全校大力宣传和推广陶星的事迹。袁朝晖付校长马上行动一篇“三中骄子,时代孝星”为题的演讲报告,让全校师生听后泣不成声。陶星平凡的事迹不平凡的行为,深深震憾了三中所有人的心。
2007年3月19日《洞庭之声报》以“17岁少年带着智障母亲上学”为题率先报道了陶星的感人事迹。随后,《岳阳晚报》》《长江信息报》又作了详尽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夜之间,陶星事迹传遍山湘四水,传遍了大江南北。陶星一下成了各媒体,各网络的焦点。这一切让陶星感到了惶恐。他说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并不想让别人知道。现在这样让他压力很大。已退休的方德奇老师,三中心理学专家、德育推广教育工作者。及时找到陶星谈心,要他正确对待这些名誉,尤其不要有心理负担。他说:“你的行为本身已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已产生了社会影响力,这就是价值。”
在人们不断指责80后90后的独生孩子的许多不足时,陶星的行为无疑是一剂清新剂。他的事迹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省委书记亲自写信鼓励陶星,市委书记易炼红亲自号召全市人民向陶星学习。各校举办各种学习陶星的活动。来自民间的,来自官方的,来自媒体的,来自己五湖四海的问候如雪片飞来。让陶星感动不已。许多人捐钱捐物,给陶星物质上的帮助。而陶星的事迹,不仅仅只是感动人心,他更发人深醒,唤醒了许多人们的感恩之心。
陶星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听“感恩的心”这首歌时的情景。那天老师在上完课后要求全班学生闭上眼睛。陶星闭上眼睛静静在坐地课桌前,一阵轻妙的音乐响起“感恩的心,感谢命运,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陶星随着音乐,泪默默地流,教室里想起了一片抽泣声。从此,陶星深爱这首歌,并时时唱着这首歌鼓舞自己。并在学校举办的歌咏比赛中,因这首歌得了班里第二名。
陶星的事迹不再是个人行为,他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影响力。也让许多的人开始反省并改变。“润物细无声”刘阿姨深有体会。刘阿姨家的两个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家里什么事都不做。陶星搬到她家后,亲眼看到陶星在生活中细心尽责地一点一滴照顾母亲的经过,深受感动。某天刘阿姨起床后,居然看到从不做事的女儿坐地院子里笨手笨脚地在那里洗衣。刘阿姨开玩笑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们还洗衣服?”两女儿羞涩地笑着说:“看到陶星每天要读书,还这样耐心地侍候母亲,而我们这么大了还从未帮您做过事,感到很羞愧,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帮妈妈做家务”。刘阿姨没想到,自己天天念,没一点作用,陶星却用行动教化了女儿。才知一个人行为的伟大。后来,刘阿姨的女儿不但帮妈妈做事,还经常主动帮陶星,给陶星妈妈洗衣服做家务。
还有一次,湖南教育频道记者带来个问题小孩。小孩子迷恋网络,天天逃学,学习一塌糊涂。父母的话一句也听不进,最后他们将他送到了少林寺,也未感化。接回家越来越叛逆,一身的毛病。后来跟社会上的一群人越学越坏,父母急在心上,却无能为力。听到陶星的事迹,家长求记者带他来跟陶星生活几天,让他看看别人孩子是怎么做人的。根本没想要他一下转变。住在陶星家,陶星利用有限的时间找他谈心,加之他亲眼所见陶星照顾母亲的生活的过程,看到陶星生活得的如此艰苦,却认真学习。才住了两天他便开始为自己让父母伤心而流泪了,为自己不珍惜学习机会而羞愧。本来说好要多住几天的,后来他怕影响陶星哥哥的学习,提前走了。走之前表示回家一定好好学习,孝顺父母。后来记者来电话,说那个小孩一回家便重新去了学校,他的父母万分感谢陶星。
同校的同学更是受到了全所未有过的冲击。很多的孩子常常只知找父母要钱,从不帮父母做点事,也不关心父母。知道陶星事迹后,再去亲自看到陶星的所作所为。全都感动地表示,回家要好好孝顺父母,并认真读书,节约用钱。很多同学一回到家就帮父母做家务,有的为父母打水洗脸洗脚,抢着为父母装饭,夹菜。有很多同学还主动常常去陶星家帮助他,这就是陶星行为产生的社会效应,和辐射作用。
陶星感言:“雏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奶之举”。我们都应该用感恩之心,去感谢父母赐予自己生命,用最具体的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无私奉献。
“饮水思源,孝亲报恩”陶星认为他只是尽一个做儿子的本份。而正是这本份,感动了人心。他感化的不仅仅是一些孩子,也让很多的大人们,在听到他的演讲报告时,为自己行为羞愧难当。
正当许多的媒体争相报道陶星事迹时,更大的打击在等着陶星。参加了各种活动又渐渐平静下来投入到学习去的陶星,那天早晨起床,一如既往地搞好饭,再喂母亲吃下,但冒雨跑到了学校。正在上早自习课的陶星听到窗外有人焦急在声音在叫他,出来一问,说是妈妈掉池塘了。他不相信是真的,跑到院子里一看,母亲正躺在雨中,已没有了知觉。看到刘阿姨的陶星,一把抓着刘阿姨说:“我妈妈怎么啦?”“我再也没有家了!”刘阿姨哭得满脸的泪,抱着陶星“孩子!不要伤心,以后刘阿姨就是你的妈妈,刘阿姨家就是你的家。”无论母亲多么智障,在陶星眼中,都是母亲。父亲不在了,有母亲在,就有一种放学归家的感觉。陶星紧紧抱着母亲,坐在大雨里,心里全部空了。上天如此不公,要让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短短的人生便经历无数的痛苦和艰辛。
在学校的帮助下,安葬了母亲。陶星送走姐姐,将一切悲伤收藏在心底,便又恢复了开朗和阳光的本色,大步流星地走在了校院里。
见到陶星时,丝毫也看不出这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孩子。他的真诚的笑,他的坦然,他的对事对人的纤细的感激让我感动。谈到母亲,他终于说他心里很内疚,是自己没照顾好母亲。才知他一直心里是不能释怀的。而母亲的死,根本不是陶星的错,而母亲的死也丝毫不会影响他曾经为母亲所做的一切。没想到陶星还有更大的心事,那就是担心。担心自己一旦考不起大学,对不起学校对自己的关爱,对不起这么多关心他爱护他的人,对不起死去的父母,也对不起在外辛辛苦苦的姐姐。这就是陶星,一个处处为他人作想的人。我只能告诉陶星,努力去做,不要问结果。考不考取大学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你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照顾已为你的行为作了最好的解答。
中午,带着陶星去吃饭。有一个菜没吃完,陶星问我可否打包。我说:“晚上怎么吃,冷的啊。”他说:“没事的,这样太浪费了,晚上热饭放上面菜就热了。”我拿来饭盒给他装好,看他坦然地提着走进校门,泪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其实接受社会捐助的陶星手上钱虽不多,但还是有几万。但他一直坚持这样生活,一分没动过。一度想拿出来还了母亲死时一起欠下的三万多元债,便姐姐坚决不同意。她说:‘这是你读书的钱,债我会打工还掉的,你只敢放心读书就行了。”
美丽的岳阳,在欢歌笑语中迎来了2008年,也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冰灾。远在深圳打工的陶平困在广州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想到弟弟,她便想长两翅膀飞到回家。在到路上经过无数波折如古历27下午赶到家时,进门一口水也没喝,不顾冻得通红的手脸,拉着弟弟便出了门。给一个亲戚还了欠下的三千元钱。一个月才一千多元工资的陶平,是怎么样几个月时间省下三千元的。陶星一看哭着紧紧抱着姐姐。姐姐一个一个亲戚拜访,道歉,并承诺三年时间还掉所有欠下的债务。其实亲戚们看他们的情况从没想要这个钱了,看到志气而懂事的陶平姐弟,亲戚也全都感动得哭了。
春节后姐姐再重回广东打工,陶星投入到了紧张的高考备战中。尽管一直勤奋努力,但因发生太多的事,也因参加过太多的各种社会活动,终未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在这次高考中,陶星考得不尽人意,对于一直渴望上大学的他来说,心里充满了忐忑不安,很想读书的他,不知该何去何从?
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古训云:“百善孝为先”。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田世国律师知道67岁的老母亲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后,心如刀割,他对自己说:我妈操劳一生,没享过什么福,就算付出一切代价我也要给母亲换肾。儿子的心连着母亲的心,母亲却不知道捐肾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田世国决定让母亲永远生活在幸福的谎言里。38岁的他用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他的名字叫张尚昀,家境贫寒。母亲被一场车祸撞成了严重骨折和脑出血,成了一个半瘫痪的人。他只好背着妈妈边读书,边打工。为了省下回家的460元钱,他花30元买了一辆破三轮车,在十二月东北的天寒地冻中,将妈妈拉回老家。一片孝心换来了妈妈病情的好转。
…… 本书与元代《二十四孝》既有传承关系,又反映新时代的风貌。全书24篇故事中,今人故事占了14篇,古代故事为10篇,其中《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仅选6稿,如《黄香温席》等在《三字经》里都有记载。孝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德,是对今天社会转型期人际间情感疏离的感召。因此,本书的出版是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