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命脉”如何应对安全“威胁”
不久前,微软公司以遵从美国政府禁令为由,切断古巴、朝鲜、伊朗、苏丹和叙利亚五国的MSN服务,随后谷歌、雅虎、AOL等互联网服务商也宣布即将或已经采取类似行动。由此,在国内引发了对于我国信息主权与安全等问题的广泛讨论。
在忧虑和反思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应对信息安全威胁?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忧虑和反思是必要的,但是尽快通过信息领域自主化建设,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弱势地位,才是更具实际意义的当务之急。
倪光南说:“此次微软切断五国MSN服务的举动,和去年该公司炮制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黑屏事件’一样,再一次让人们意识到所谓‘无国界’的网络虚拟世界远非某些人所鼓吹的那般自由、平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并不能掩盖其对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威胁。如果信息服务不是自主可控的,这种服务的安全和服务本身也将是没有保障和受制于人的。”
倪光南强调,在当前信息社会中,互联网信息服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信息命脉”,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的任一群体和个人都越来越依赖于它。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显然不能在互联网服务方面依赖于跨国公司,而应当努力发展自主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把这个“信息命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实表明,因为缺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无时不为外国企业所掣肘。根据中国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近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这其中也包括新兴的互联网产业。
倪光南说:“如果我们在信息领域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处处被动、受制于人。例如,现在桌面操作系统被Windows所垄断,我国用户主要使用的是XP版本,但是微软现在要推Vista(不久后是Windows 7)版本,虽然我国用户已习惯于使用XP,而且Vista又不好用,但微软并不尊重用户的意愿,要强行升级。微软已宣布,今后不再支持XP了,这样,中国用户就被迫作出选择:要么用一个没有支持的系统,要么用一个他不喜欢的、更不可控的系统。中国用户在桌面操作系统上所面临的困境突出显示了发展自主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必要性。”
倪光南强调说,在大量、深刻地讨论与反思之后,最该受到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地使我国的重要信息系统采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与产品。值得欣喜的是,在信息领域自主化的道路上,我国已从战略布局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已经和正在做出巨大的努力。
倪光南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中,有三个专项是信息领域的:即“核高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三项。这些专项的实施将使我国能掌握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摆脱对外国技术和产品的依存。最近国务院公布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也强调了完善产业体系,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和以应用带发展,培育新增长点等重点任务。通过自主创新,中国正在从根本上应对信息安全和信息主权方面的挑战。
他进而强调说,由于信息领域技术更新快,中国更有发挥后发优势的机会。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组织实施的下一代互联网工程CNGI,所采用的IPV6技术不但可以解决原来IPV4地址空间小和安全性差等问题,而且可以改变目前互联网根服务器都在美国的格局;当前上网本和移动互联网服务迅速发展,上网本可以集成应用国产CPU和Linux操作系统,推动它们的产业化,从而逐步形成中国自主的计算机产业体系;针对云计算,中国电子学会已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并举办了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在建设中国自主可控的云计算方面走出了第一步;在文档格式从二进制标准(.Doc等等)向基于XML的标准转换时,中国的UOF国家标准已在中联部等一些单位使用,说明从公文应用开始,推广UOF标准,掌握文档格式控制权是可行的;其他一些IT新潮流如开源软件、SOA、SaaS等等,也给予中国企业比在传统领域竞争更好的机遇……总之,当前的国际、国内条件都有利于中国发展自主信息产业体系,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困扰中国的信息安全和信息主权问题将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很多事例证明,发达国家‘卡’我们不一定是坏事。”在倪光南看来,黑屏事件也好,切断MSN服务也好,外国企业每次意欲加强自身优势的举动,都只会适得其反,激励中国加速发展自主可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因为“中国人有这个决心与能力”。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报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09-06/10/content_70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