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还需要读懂《清明上河图》?

2012年08月15日 未分类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清明上河图  据报道,开封拟举债千亿重造以北宋汴京为主题的旅游区,重现《清明上河图》的繁华盛景,坊间人们感到不可思议。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师张择端(1085年—1145年)的作品,他没有像许多中国古代画家那样,喜欢用笔墨去勾勒空灵的山水,他关注的是市井人物,他创作《清明上河图》是基于什么目的今天已经不知道了,今天知道的是,当朝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成为这幅作品的第一位收藏家,不久以后,宋徽宗本人就被金兵“收藏”了,至此,北宋灭亡。

宋徽宗没能读出《清明上河图》中的死亡信息,而现在稍有社会阅历、还没被应试教育弄坏了脑子的人,应该很容易解析出这些信息的。

第一,《清明上河图》中马少驴多。在局部的场景中,马20匹、驴25头,这在农耕社会里是很不正常的比例,农耕社会马匹既是主要交通工具,又是重要战略物资。这个信息,印证了一些史书上记载的辽朝长期对北宋实施禁止马匹南下政策不但确有其事,而且已见成效,大宋朝马少驴多,已经尽失战略机动的进攻能力。

第二,《清明上河图》中在城楼外有许多违章建筑。城楼外通常是护城河,护城河外是开阔地,以便于守城者用石块、火器与箭矢射杀攻城者。而汴京城楼外有好多店铺,只有官家才能发展这种经济模式,公地被官吏私用,皇权被官权架空。战争发生后,攻城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店铺当掩体工事,拆了还能当攻城辅助材料;难怪史书描述北宋城池总是不堪一击。

第三,《清明上河图》中有强烈“地摊经济”味道。图中最热闹的地方不是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拱桥上,从工程学角度看,这座地摊扎堆的木制拱桥载荷有问题,人们为什么不进城交易呢,初看,还是“最后一公里”地租太贵的问题,再看,这种“地摊经济”已经废掉了城市功能。古典的城市功能战时为城、平时为市,平时吸引周边百姓进城交易,认个路混个脸熟,战时为周边百姓提供庇护,当周边百姓带着家人牵着牲口纷纷入城,战争的兵力动员与物资储备就瞬时完成了,这种城坚不可摧,进攻者反成猎物。据图推测,北宋汴京城里的衙内们(官二代)公子们(富二代)太厉害了,平时进不了城的人们,战时只能躲进大山。

今天的人们最好把《清明上河图》当成一幅普通的历史风俗画,而完全没有必要按图施工。

云涌 于 2012/8/12 12:08:0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