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英媒:古巴计划经济致日常商品供应奇缺

2014年08月28日 杂记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27日发表题为《古巴一大怪——手纸比鹧鸪还稀罕》的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英媒:古巴计划经济致日常商品供应奇缺

古巴一大怪——手纸比鹧鸪还稀罕

一大瓶明黄色的清洗液,也许要算这一次我装进皮箱中最奇怪的东西了。

清洗液挤在我给朋友捎带的一双网球鞋中间,旁边还掖着给另一位朋友购买的一大堆婴儿服。

我早就习惯了这一套。每次离开共产主义古巴——中央计划经济和空荡荡的商店,购物都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但是,上个星期我打包回哈瓦那之前,不由得多愣了一下,再琢磨了一会儿。这一次,我是在莫斯科出公差,办完事要回家了。和往常一样,我也尽最大可能带回许多礼物、日用品。然而就在在不久之前,我去俄罗斯的时候,同样也会这样带着大包小裹。

古巴一大怪——手纸比鹧鸪还稀罕

1990年代初,我在俄罗斯读书。当时,该国刚刚痛苦挣扎着走出长达70年的共产党统治。商店里空空荡荡,令人揪心。

那时,我和朋友每天都拎着空书包出门,在昏暗、散发着霉味儿的商店里寻觅。我们习惯了,见什么买什么,而不是需要什么买什么,比如,腌西红柿。运气好的时候,能买到鱼罐头。

但是,这一次我看到的新莫斯科,购物中心比比皆是。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国际品牌、连锁咖啡。我在莫斯科最要好的朋友娜塔莎现在大多在iPad上买东西,轻点几下键盘即可。

当我向娜塔莎讲述自己回古巴前出去抢购之时,我们也回忆起她第一次出国的经历。那是苏联解体前一年,娜塔莎去英国。

一天,我妈妈带她去超市采购一星期的食品、日用品。娜塔莎笑着回忆道:“我记得奶酪的品种眼花缭乱,每样东西至少都有10种选择!”

201408280525misc3

古巴一大怪——手纸比鹧鸪还稀罕

最开始,我特别激动,然后,我不由得哭了起来。”

我们站在离麦当劳和手机店不远的地方聊天,娜塔莎承认:“从前什么样,我们都忘了。眼前的一切,我们感觉都是想当然的。”

娜塔莎童年时代,苏联的援助保证古巴经济没有覆没。这个位于美国大门口的热带岛国是莫斯科意识形态领域的亲密盟友。但是,苏联解体之后的1990年代,援助生命线被切断,古巴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冲击。

哈瓦那的一位朋友曾向我讲述她一次生病住院的经历。公交车没有油,她只能饥肠辘辘地骑自行车去上班,途中昏了过去。

现在在古巴,只要你有钱,是不会饿肚子的。后苏联时代为求生存推出的一系列改革逐渐扩展。现在,人们可以自由经营小买卖,私营咖啡馆、餐馆越来越多。

农民不再需要把全部产品卖给国家,餐馆老板可以从产地直接购货,绕开效率低下的国营分销网络。

但是,尽管古巴离美国只有一箭之遥,华盛顿为了排挤共产主政府持续50年采取贸易封锁,意味着古巴没有任何美国投资:没有星巴克,没有可口可乐工厂。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些人恐怕也不会把在古巴购买基本日用品的经历看作雅致。

一度,我曾满心乐观地去离家不远的大超市,现在我知道,我更有可能看到的是半空、或者只摆放着单一产品的货架,比如廉价的西红柿酱,或者成人尿不湿。

英媒:古巴计划经济致日常商品供应奇缺

古巴一大怪——手纸比鹧鸪还稀罕

古巴只要付不起进口帐单,基本日用品立刻从货架上消失。可能连续好几个星期,买不到手纸或者盒装牛奶。现在,就连古巴当地出产的咖啡——套用当地人一句话——也“蒸发”了。

但是,你要是喜欢这一口的话,商店里有不少“盐水鹧鸪”。我看到,这一大堆罐头在货架上已经摆了两年多了。每罐25美元!
也许,主管计划经济的哪位官员下订单时圈错了地方?

放下鹧鸪暂且不谈。出国,可能成为一次疯狂购物行。人们什么东西都想要,那些被称为“骡子”的旅行者带回各色商品在古巴出售。不过,政府已将开始打击此类非法倒卖。

往小里说,亲戚、朋友从海外“代购”,已经成为许多古巴人的重要(商品)来源。

记得我告诉摄像师我要去俄罗斯出差时,他笑着提议,你能否给我带回一些汽车零部件?朋友开一辆“历史悠久”的拉达。

除了1950年代美国生产的经典车之外,苏联产的拉达在古巴街头最常见。

还好,我没有向摄像师朋友打保票。原来,俄罗斯真的变了。莫斯科平缓的大街上,到处可见巨大的四轮驱动和时尚的小轿车。整整一星期,仅仅“邂逅”一部拉达。

朋友娜塔莎在大街上看到的,给我发来一张照片。

(原标题:BBC:古巴一大怪 手纸比鹧鸪还稀罕)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