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当谎言中缀满了数字

2014年11月25日 学习小计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格里戈里·波将金亲王是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为了让女皇对他的领地留下良好印象,他想方设法掩盖克里米亚半岛的贫瘠与荒凉,下令在女皇座驾经过的道路边,不惜工本地搭建起一座座精心设计的房屋模型。

这些高仿喷漆的木结构建筑,远看起来很像真实的村庄和小镇,房子一幢接一幢,繁荣极了!即便稍稍近前就会发现,这些俨然矗立“波将金村”只是村庄的仿制品,里面空荡荡。

你觉得可笑吗?其实我们每天都会掉进这样的骗局。

有一年英国广播公司突然宣告,天生金发碧眼的人种会“正式灭绝于2202年”。《早安美国》节目则告诉观众,天生金发碧眼的人种会“在200年内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这个说法一时传得沸沸扬扬,据说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就此郑重辟谣。可大家怎么都信了呢?就因为报告中有数字!

如果你想让人们相信非常愚蠢的信息,只需悄悄加入一个数字就可以了。它会给整个谎言加上合乎理性的光环。再可笑的事也变得真实可信起来。

“在美国,58%的健身活动都会通过电视节目播出,”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主持人诺维尔面无表情地读出这组数据,接下来她说:“比如说,美国人在2003年做的35亿次仰卧起坐运动当中,230万次出现在健身类电视节目上。”诺维尔丝毫没有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些前后不一致的数据,就原封不动打包给了听众。

这并不是因为她的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

几个月后,另一位主持人奥尔伯曼声称,印第安纳大学刚刚结束了一项长达5年的“研究”。据说这项“研究”证明了“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100%的父母的智商都会至少下降12个点,而平均下降值则高达20个点”。

这类无法检测的研究同样毫无意义。但数字凌驾于个人主观立场之上的权威性,却会让大脑负责审查的那块瞬间短路。

既然添加数字能让“不可信”瞬间变得“可信”,就自然有人热衷于把一切数字化,把生活中种种“不可计量”说成“可计量”。这等华丽丽的数字无处不在,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广告里。

我们不妨琢磨一下,某著名品牌的化妆品断定自己的“极致卷翘丰盈睫毛膏”可以“给睫毛带来12倍的冲击力”,它得使用多“奇特”的计量方法?又在研究上下了多大工夫,竟可以确认,新款保湿霜能“将每一滴的保湿效果增强70%”?

用数字妆点谎言,就像给演员穿上了实验室人员专用的白大褂。乍一看颇具“科学性”,实际上什么也说明不了。

凡是有意义的数字,都会与可靠的计量行为相关联。就算简单到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也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和精准的尺子。

人们常常嘲弄那些表面富丽堂皇,实质空洞无物的东西是“波将金村”。我们也不妨说,这些信口开河的数字就是“波将金数字”——粉饰谎言的数字化人造布景。

本文由 赛娜 编写,素材来源:[美]查尔斯•塞费著《数字是靠不住的》。

 

怎样才能获得可信的知识?

尤其当书本、高人、专家说的不一样的时候,该听谁的?

我的办法是——

首先,相信逻辑的力量。比如,就算是大师说的、祖传秘方上写的,也绝不相信1+1=3

其次,相信对人性的观察。比如,绝不相信发生矛盾是因为好人遇到了坏人。

再次,相信科学共同体的判断。比如,绝不相信有一项来自中国民间的科学发明超越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被埋没至今。

如果还没把握怎么办?

那就剩最后一招了——

相信纠错的力量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