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个人的实力水平究竟如何?
織田信長的軍事能力
信長的軍事能力強,是毋庸置疑的。
是的,和上杉謙信,武田信玄相比,信長沒有他們如神一般的戰術家風格。但在戰國時期,尾張兵弱(大概是因為經濟富裕吧)而三河兵強(可能是因為窮吧)是公認的。上杉的越後兵和武田的甲州兵又是強中之強。信長能以弱兵為基礎打下將近半個日本的江山,絕對是他的個人能力。
信長的強,在於他以器具(火槍、盔甲等)彌補弱兵的戰術思想,在於他的戰略能力。在桶狹間之役後,信長幾乎沒有以少贏多的戰果,都是集中超越對方的兵力平實的取勝。銀河英雄傳說裡楊威利說過,楊以奇計取勝是詭道,萊茵哈特能以戰略上的優勢取得絕對性的勝利才是正道(大概是這個意思)。能以戰略的因素取得戰術上絕對的優勢,就是信長的強處。
姐川之役,可以參照宮下秀樹的漫畫「センゴク」(中文翻成戰國),其中有很有趣的新解。我覺得蠻有趣的。
小牧・長久手の役
這場戰役大多數的時間都是雙方布陣乾瞪眼。家康的勝利在於看穿秀吉軍的戰術,擊破那個不成材的養子秀次迂迴攻擊的分隊的勝利。秀次敗的很慘,但只是局部戰,於全局沒有多大影響,之後雙方還是繼續列陣乾瞪眼。
家康的關東轉封
這部分我和@萧璘 兄同意見。關東轉封,固然是秀吉警戒家康的結果,但就結果而言,家康賺了大便宜。從原來三河、遠江、信濃的150萬石變成關八州的250萬石,不但是經濟實力上大幅提升,更是給了家康割據一方的條件(雖然最終他沒有這麼做)。統領關八州並沒有@明宪兄說的那麼困難,也沒有「失敗就被改易」那麼大的風險。秀吉時期還沒有發展出如同江戶幕府中期一般的強力統治機構,中央也尚未有如江戶幕府般的絕對地位。秀吉要動實力第一的家康,絕不會是一句話說說就可以解決,結果必定是一場大戰。
雖然秀吉在東海道上放的全是自己的心腹以防萬一,但不能說家康就是四面環敵,起碼沒有時時備戰的需要。終秀吉之世,家康始終很好的扮演者第一家臣的角色,各大名巴結都還來不及呢,誰會想和他對抗?而這個「家康包圍網」,事實上也在家康的謀略之下完全破解:關原之役時,這些大名全都站在家康這一邊。
另外,蒲生氏鄉到死都並沒有被改易。蒲生家改易是氏鄉死後的事。又,將蒲生家從會津調開,以上杉家代替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會津處於扼制關東以及東北的重要場所,秀吉有讓強而有力的大名鎮守以看守家康和伊達政宗之意(氏鄉死時兒子才13歲,根本無法管制家臣)。
關原前夕的局勢
各大名紛紛投靠家康是真的,投名狀倒是沒有。秀吉死前,五大老掌權已是定下來的事,向五大老之首的家康結交示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秀吉死後,武鬥派和三成派的鬥爭馬上表面化,家康更是武鬥派大名的「精神領袖」,說沒有人望是不可能的。
個人認為,家康重新有取得天下的野心,是在秀吉晚年,大約在朝鮮出兵之時顯露的。從他拒絕派兵到朝鮮,並蓄意接近武鬥派各將,為他們求恩賞分化和三成的關係可以看出來。當然,真相如何只有家康自己知道了。
家康的軍事實力
在前面說過,我認為軍事實力不是只看在戰場上指揮調度的能力。總體來看,家康的軍事能力絕對不差。
早年的家康有著很好的地理環境。西邊是盟友信長,北邊是信玄,東邊是今川家,南邊是海。由於信長長期對信玄討好諂媚,家康真正的麻煩只來自東邊積弱的今川家。這時家康多在跟隨信長作戰,而結果也證明有著最團結的家臣團和三河強兵的家康,是一個強大的力量。敗給信玄無可厚非,第一是因為家康當時太年輕,受了挑撥就沉不住氣,而當時能抵擋住信玄軍的,全日本大概也沒幾個人吧。
石田三成的軍事實力
武將另一個重要的能力是經驗和威望。這是三成最缺少的,也是家康最擁有的條件。三成一生幾乎沒有帶兵直接參加戰鬥的經驗,關原之前大概就只有小田原攻伐時進攻忍城一次,而那次還打了個灰頭土臉的結果。這個直接影響到關原之役的結果:西軍諸將不服三成的號令。從大阪出兵開始,西軍內部大大小小的爭執就沒斷過,島津家按兵不動,毛利家龜在山上觀望,也是三成個人威望不足,大家沒有信心的表現。
相對西軍,東軍對於家康的指示幾乎沒有出差錯。作為當世最年長、戰爭經驗最豐富的武將,名聲就已經是最大的實力。在攻打大阪城之時,更是舉世無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