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华盛顿邮报》三大因素决定“甲流”前景

2009年06月29日 WHO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新华网消息: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2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流行病现实调查”。文章说,H1N1病毒会导致多少人染病和死亡最终取决于三点:病毒本身;“非药物干预”的效果;疫苗的普及与效用。文章摘要如下。

本月,世界卫生组织终于宣布甲型H1N1病毒已经大流行。22日该组织的报告显示,上周五以来病例和死亡人数骤增。这种病毒会导致多少人染病和死亡最终取决于三点:病毒本身;所谓“非药物干预”的效果;疫苗的普及与效用。

  病毒本身

病毒是最重要的因素。流感病毒是变异最快的微生物之一,致使流感难以预测,而刚刚开始感染人类的病毒会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可能会更难预测。我们了解较多的流行病有四次:1889~1892年,1918~1920年,1957~1960年和1968~1970年。这四次的形式都差不多:先是零星出现而局部地区高发(正如甲型H1N1迄今为止的状况),4-8个月后大面积蔓延,20%至40%的人口染病,而普通流感季节约有10%的人口染病。

在这四次流行病中,致死率各有不同———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次的情况不知道会怎样,但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999年在美国确立了一个中等流行病的模型,计算中把疫苗考虑在内,得出的结论是死亡人数为8.9万-20.7万人。假如这种病毒的毒性没有大大增强(眼下没有理由认为它大大增强),那就可能会是接近于下限的数字。

  非药物干预

哪些情况会有助于促成这种最佳结果呢?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病毒,而且对此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进行非药物干预,并有可能研制出疫苗。这种干预主要用于中等或严重流行病。对于轻微的流行病,我们除了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和出现症状勿出门以外无需采取别的措施。但假如病毒的毒性增强,那就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减轻影响,比如学校停课、建议人们在家里工作乃至禁止公众集会。

然而,非药物干预的效用是有限的,即使有用也主要是控制流行病的巅峰和拉长持续时间以便于应付。想想看:那些在家远程办公的人可能会遇到互联网网速慢等问题,而学校停课会给双职工家庭及其工作单位带来负担,况且有的孩子只有在学校才吃得上营养配餐,除此之外,其效果取决于孩子们在不上学期间是否经常聚集。坚持遵守规定至关重要却难以做到。学者布拉德利·康登和塔彭·辛哈发现,今年春天在墨西哥城,政府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戴口罩,听从建议的人在3天后达到顶峰65%,但只过了5天就下降到26%,尽管此时正值政府采取极端措施,让所有非必要服务机构和经营部门停业。从这种表现来看,无论采取什么措施,要想让人们坚持遵守规定恐怕很难。

普及疫苗

最重要的人类干预方式当然是疫苗。未知数很多:由于流感变异太快,仅仅应付季节性流感就必须每年生产新的疫苗。大多数疾病的疫苗有效率接近100%,但优质流感疫苗70%有效、完美流感疫苗90%有效。2007~2008年流感季节的疫苗只有44%的有效率。针对变化速度比季节性流感还要快的新病毒研制出“优质”水平的疫苗并非易事。

供应量也是个难题。最佳情况下,只要使用一种辅药来同时刺激免疫系统,从而减轻病毒本身对抗原的需求,那么美国到今年10月就可以拥有足够全部人口接种的疫苗。假如用来生产疫苗的病毒生长缓慢,或者每剂所需抗原比季节性流感要多,或者每人需要两剂才能形成保护,生产那么多疫苗就可能要拖到2010年。此外,只有大约30%的供应量会在美国生产。病毒的毒性越强,外国政府就越有可能在本国人口得到全面保护之前拒绝出口这种疫苗。

同时,甲型H1N1病毒的出现丝毫没有减轻H5N1即禽流感的威胁。就在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大流行的同一天,埃及宣布新增25例人类感染H5N1病例———这是一天内确诊的最多病例。

  吸取教训

怎么办?短期内无计可施,所能做的就是施加外交压力确保外国政府让生产商遵守合同出口疫苗。中期内,在疫苗生产技术(尤其是重组疫苗)方面持续投资就有可能在几周内生产出大量疫苗。长期内,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抵御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我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个“圣杯”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假如流感在近30年来受到了重视,那我们大概现在已经有了这种疫苗。不管今后一两年会怎样,这是我们应当吸取的一个历史教训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