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DA揭秘:产品结构决定风险巨大
来源:
近期媒体轮番报道的部分外资银行向内地客户销售累积期权产品——KODA,导致数位千万富翁变成“负翁”的新闻已经为众多投资者所熟知。记者采访银行业内人士发现,与其他银行理财产品不同,属于金融衍生品的KODA由于其复杂的设计等原因,暗含巨大风险,其盈利和亏损机制都值得投资者好好辨识。
KODA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产品?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南京分行零售银行部产品经理胡燚分析了KODA的特性。KODA的英文全名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银行在把这些产品推介给客户的时候,通常会指定一个行使价,客户在投资期间内,可以用这个行使价来购买比现价低的股票。
举例而言,C股票的目前价格是10元,合约规定行使价是20%折让,也就是8元,3%合约终止价,两倍杠杆,1年有效。也就是说,即便C股票目前股价为10元,在未来一年中,投资者有权利以8元的价格逐月来累积购买其股份。但是,一旦该股票的价格超过了10.3元,合约就终止了,投资者无法继续买“打折股票”,其收益也就被锁定。这也就是很多人说KODA收益有限的原因。
另一方面,一旦C股票的股价跌破了8元,假如此前的合约中规定的购买频率为按天计算的,那么投资者则需要在股票市值已经低于8元的情况下,依然以8元的价格每天买入双倍的C股票,直至1年的合约期满。这也就是说KODA为何“风险无限”的缘由。
胡燚解释,要想通过KODA获取高收益,前提条件必须有两个:首先是挂钩股票的价格会一直向好,也即KODA相当于是一个看涨期权。另外,股价的涨幅必须在一定的区间内,以上述例子为例,股价必须在8-10.3元之间浮动,投资者才可能每月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来累积C股票的股份,最终来获取其中的差价。
如何规避KODA投资风险
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类似KODA的产品,并非只有在香港的外资行的私人银行才有,内地的某些私人银行,其实也可能会给客户提供类似产品。因此内地的私人银行客户,也应该在投资中多留个心眼,防范风险。
据悉,某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目前也有类似的产品在发售,唯一不同的是,该产品中没有包含杠杆,也就是说,仍以前文C股票为例,一旦股价跌破8元,投资者必须按照合约规定,在固定的时间频率内以8元的价格来购买同样数量的股票。
总体而言,面对KODA时,投资者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据记者了解,很多去香港投资的内地投资者,大都不了解KODA的本质。客户经理在推介的时候,也会告知其这是一个“存款产品”。而且这个产品还可以优惠价买股票,很多人就是在稀里糊涂之中和巨大的利益驱使下,才会购买KODA。因此,当你遇到这种天上馅饼似的“打折股票”时,请立即提高警惕,这可能就是另外一款KODA产品。
其次,即便投资者了解到某产品为KODA产品后仍想投资,那么也需要为自己的投资再找点保障。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从理论上讲,KODA作为一种期权,其风险是可控的。作为看涨期权的KODA,在其发售的条款中,是否可以有其他相反方向的期权可以选择,以控制自己的风险和亏损程度。比如购买KODA挂钩标的股票的看跌期权,就可以有效固定成本,减低损失。
此外,投资KODA,投资者前期投入的资金其实是一种保证金。而且据了解,由于各家银行的规定不同,该类资金在合约金额的占比也有所区别,“而且这个比例的规定,与期货的保证金规定不同。期货是标准化合约,一旦保证金不够,就可以强制平仓,也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风险。”但是KODA的这一比例,大多是银行根据合约中规定的杠杆和挂钩标的的波动率测算出来的,并不是一张标准化合约,投资者也无法提前终止合约,“因此更像一场投资者与银行的对赌。”因此一旦觉得要投资KODA,投资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承受力,确定这一点后再入市,才不至于在风险和亏损来临时茫然无措。
为何华尔街的“金融鸦片”在中国有市场?
对一些中国企业来说,国际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冲击不是需求萎缩,而是投资美国衍生品市场造成的巨大亏损。
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称,这些被称为“金融鸦片”的复杂金融衍生品,绝大多数都是华尔街的国际投行设计出来的。然而,这些最终销售给中国企业的金融衍生品,目前在美国本土市场上却难觅踪影(5月24日CCTV《经济半小时》)。
这些被视为洪水猛兽和“金融鸦片”的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在美国没有市场,却在中国大行其道、畅通无阻,发人深省。
其背景主要在于,改革开放后,一些新思想、新产品特别是金融产品使中国人感到好奇,出现了一些盲目崇拜的思想倾向。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所谓的专家,在美欧获得了一知半解的知识,回国后大肆忽悠国内企业和百姓。
紧接着,西方一些投行的营销团队来到中国企业管理层中,以专门为其量身定做为诱饵,设计出连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明白的金融衍生品。在其忽悠下,中国企业稀里糊涂地投下巨资,却没预测到市场经济的残酷性,没意识到国际投行难改其贪婪本性。
监管的缺失是另一主要原因。一个时期以来,金融衍生品在中国受到热捧,把金融创新的一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推介美国、欧洲的金融衍生品上。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成了中国学习的榜样,成了中国金融企业改革的方向。监管部门不是监管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而是批评中国创新金融衍生品能力不足。
中国企业和监管部门应该痛定思痛,迅速制定出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强自律,不懂的东西永远要慎重。国际投行来华是赚钱的,不是来救济、扶贫和学雷锋的,更不是来提供免费培训的,永远不要指望他们发善心、发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