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报刊改制细则将公布
2009-9-14 15:14:46 文/中国经济周刊 出处:中国经济周刊
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记者9月3日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称“总署”)获悉,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而在此前的8月14日,中央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交流会,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通过了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实施细则,将于近期颁布。
《中华新闻报》此时倒闭,似乎给报刊体制改革发出了紧迫信号。
从2003年中国启动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报刊改制已经历了6年。对报刊社来说,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已经不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选择,总署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全国报刊包括中央一级的大部分报刊转企改制已是大势所趋,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改的问题。
2009年,国家部委出版社改制先行一步,一声令下,在2010年底之前不改的单位将自动给予注销。下一步,报刊转企改制已经雷声渐近。报刊改制比出版社改制难度大,这是报刊社和主管部门的共识。
转企后同样能保证导向正确
作为中央和各部委、单位所办报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舆论阵地,出生以来就被赋予了“事业单位”的身份,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是每一家报刊社都会有一个作 为主管主办单位的“东家”。其主要原因,除了过去财政拨款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对舆论的监管,报刊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所以报刊的转企 就较为敏感 。
《中国证券报》是我国最早完成转企改制的财经类报刊之一。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兴起,新华社旗下的《?望》周刊 经济采编室的几个编辑便开始筹备一份证券市场信息的报纸,当时只是一张小报,如今《中国证券报》已成为中国证券财经主流大报。但由于运营方式是继承新华社 的模式,报道选题、内容审核的层层过关太过繁琐、效率低下,与证券市场对信息适时、快捷的要求不符,而且如果主办单位不懂市场,证券报的人事、管理的自主 运营就受到制约。
1993年,恰逢中央搞改革试点单位,《中国证券报》、《计算机报》、《电脑报》等有幸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于是在1993年《中国证券报》成立时便注册成为企业。
中国证券报社社长林晨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我们属于文化性、专业性较强的报纸,也就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弱,风险可控性较强的报纸。”
类似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弱”的专业类报刊完成改制的不只是《中国证券报》一家。2005年12月底,《国家电网报》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企业法人登 记,2008年7月改为公司制,2008年8月,国家电网报社和中国电力出版社整合成立了英大传媒集团;2007年6月26日,《机电商报》实现整体转 制,成立了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对于新闻主管部门来说,转企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意识形态的把控。然而对于已经整体转企的英大传媒来说,转企并未改变报刊的采编流程,集团总经理仍担负稿件的终审职责,负责对报纸内容把关,肩负着新闻事后追惩责任。
总署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越是市场化的企业越是会对自己的报道负责,我国报刊执行的是事后追惩,除了涉及历史和政治问题的重要 报道,现在报刊媒体的报道都是无需提前送审的,靠报社总编辑或主编把关。即便转制为报刊企业后对舆论的把控也是没有太大变化的,所以《机电商报》等转企后 的报刊也没出现所谓舆论导向的问题。”
如果说《中国证券报》、《机电商报》、《国家电网报》是属于意识形态较弱的报刊媒体,那么《京华时报》是典型的综合新闻类都市报,《京华时报》在2001年成立时便注册为企业法人,成为新闻时事报刊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报纸。
《京华时报》的前身是外国专家局创办的《中国引进时报》,是一家拥有74个编制的事业单位。2000年1月,《中国引进时报》划给了人民日报 社,2001年5月28日 ,《京华时报》创刊,并成立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北京北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大青鸟集团控股子公司)入资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京华时 报社各占50%的股份。从出生时,京华时报社便是一家国有独资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并不属于“意识形态较弱”领域的《京华时报》在8年的运作中一直较为平稳,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说,“媒体作为企业在内容上肯定是‘听话的’,市场化很高就更‘听话’,如果导向不行,一票否决,企业就倒掉了。”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目前报刊企业是通过三种渠道来实现舆论导向的正确。第一,报刊企业实行国有资本控股,报刊董事长、总经理都是由国家任命,对新 闻报道采编进行把控;第二,党组领导制度不变,现在的新闻报刊的一把手也是党组负责人,党组领导对新闻进行最高把控;第三,我国报刊实行事后追惩,对于违 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报刊企业,相关部门会依法做出相应的处理。
总署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在意识形态上一方面是需要转变观念,其实企业并非比事业单位难管;另一方面配套的管理和法律法规要跟得上,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完善报刊监管,在意识形态上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原事业编制人员成本负担重
对原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养老金、住房以及离岗人员的安置成为当前报刊转企改制中最大的难题。
《中国汽车报》原属于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年,《中国汽车报》划入人民日报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每年呈两位数增长,在2001年、2003年、2006年年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30%,现在报社已经从原来的不足百人发展到260多人,拥有一报五刊和两个网站。
今年8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中国汽车报》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递交的转企申请已获通过。
《中国汽车报》转企后面临着需要解决员工身份转换带来的成本问题。据《中国汽车报》管理中心主任王天剑介绍,目前报社有66个事业编制,40多个在编人 员,事业编制的员工一般参加工作的比较早,年龄较大,继续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按照企业员工身份退休,养老金就要低很多,如何保证这些员工转企后的退 休金能够与原事业单位达到平衡,这是一个难点。
王天剑自身就是事业编制,享受国家事业单位级别待遇,转为企业员工对他来说同样是一个挑战,一方面需要面对企业市场竞争飘忽不定的职业风险;另一方面,养老金等各方面的待遇变化也是一大难题。
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李春雷为记者做了一个测算:如果按照一个事业单位编制员工未来5-10年退休,1个月5000元的养老金来计算,一个转制员工一年就 需要预备6万元的养老金费用,领取20年就是120万的成本,如果按照《中国汽车报》40个在编人员来算,就需要4800万元的养老金成本。2008年, 中国汽车报社的年销售收入是1.4018亿元,利润约为2000多万,虽然报社收益每年都在呈两位数增长,但这笔养老金成本对《中国汽车报》来讲依然是笔 很大的开支。
同样,人员身份的转换也成为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最头疼的事。《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现在事 业编制500人,尽管没有行政级别,一切待遇都按照企业管理,但要将这500人妥为安置颇为不易,就连换岗都很难,更不要说淘汰了。在北青传媒上市后,张 延平曾做出决定,让北青报编辑部的一些人到上市公司工作,但这些人说什么都不去,他们最大的担心是失去事业身份,后来报社承诺,出去的人退休后收入不及事 业单位水平的,报社补齐。如今就出现了有100多人尽管在北青报社以外的岗位工作,工资却依然在报社拿的“怪象”。
报刊改制过程中,原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等社保费用是最大的成本,那已经完成转制的《中国证券报》、《国家电网报》、《机电商报》、《京华时报》是如何突破改制中人员身份转变带来的难题的?
《中国证券报》最初的十几位员工是从《?望》周刊和新华社经济信息部抽调过来的,在1993年划定企业身份时,报社明确规定:愿意到《中国证券报》做企业员工的就过来,否则留在原单位,过来的员工一律按照企业员工缴纳社保。
《国家电网报》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管单位是企业身份,直接进行的是企业法人注册,而且薪酬待遇和社保都是按照企业标准在执行,不存在心理上和待遇上的落差。
《京华时报》成立时原有编制内的老员工已经分流,部分转到了外国专家局等其他单位,留在报社只有十几个人,后来发展起来的1900名员工都是企业员工,因而没有太大负担。
《机电商报》为转企做了多年准备,在转企前几年就开始着手分期分批为全体员工交纳保险,单位承担所需费用,在实际转企之时,阻力和负担已经降到很小。
李春雷对记者说,“报刊改制是必然趋势,关键是如何解决好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