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样才有得说…..
吴澧
要有恰当的比较才有鉴别
2009-11-13 14:41:08
某出版社要编一本怎样写时评的书,让老农也来一篇,说是《南周》上常发文章的几把大口径手枪 Top Gun 都答应作贡献, 你是“学者”,不能给漏了。老农我绝倒啊。当初见到报上写“学者”,第一时间给编辑打电话:我不是让你们写“旅美牧者”吗,怎么变成“学者”了?编辑冷 笑:美得你,学者学者,顾字思义,就是正在读书学习的人,你是不是?老农的脸唰地红了:这几年一直在考电大新闻专业,希望某天将你老兄取而代之,只是工作 忙家务多,还没考出来,还在读书学习之中。编辑说:这就是了,给你写“学者”,你慢慢学吧,这位置我先占着。
顺便提一下:打猪草就是老农的梦迷工作,某些网友请勿过度诠势。
其实老农都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不算别人眼里的“时评”(下文姑且用这词)。刚开始给《南周》写稿时,编辑总是批评说:要贴近新闻热点,要贴近新闻热点!后来见到屡教不改,也就算了,听任老农去写既有重大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光正东东。
老农向来认为那种教人怎么写文章的书都是骗小朋友的。无论写哪类文章,诀窍都是杜甫两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读到呆,别人说吃饭你说 用餐,别人说拉屎你说出恭,一个普通的动作你能讲出十种不同说法,汉语的说法用完了还能上英语说法,文章一定成。不过,总有小朋友相信这世界存在“捷 径”,所以这类书还是有赚头,总有出版社要去做。既然如此,与其让别人骗,还不如老农来骗算了。兄弟毕竟只是牧者,吹起牛皮(严格讲是猪皮)来还不敢漫澜 一片——就是汪洋一片之意,老农换个说法而已。
上面是引子,下面为正文,就从“学者”的猪皮开始。既然答应作贡献,咱也得帮人吆喝不是?
美国人对博士(Ph.D)有句损话:脑袋永久性伤害(Permanently head Damaged)。博士们专业各各不同,共同点是说话傻傻的。其表现就是讲起话来像日本人送礼,包装一层又一层。简单一个结论吧,前面好几个条件从句;结 论出台时还带一长串限制定语;你以为他说完了,后面接着又来七、八条但书,关于各种反例的。听到你沉沉睡过去。一觉醒来,博士正在讲解第五个反例细分之下 的第六个反反例。
这一特点可以用来区分真博士和假博士。要是有官位,北大很乐意送学位。但是,要学到真博士的严密思维,得有很多年很多年的读书学习,而且不惜伤害脑袋。
老农刚开始给《南周》写时评,很骚包地想装“学者”派头。待到写完条件从句,一数不对啊,一千五百字的极限篇幅,已经用掉一千二百字。这文章写不下去 了。就像奥巴马刚开始竞选时,前年秋天光景,他和希拉里·克林顿争民主党党内提名。奥巴马就像还在芝加哥大学上美国宪法课似的,一个问题过来,他先要精确 设定使这问题具备有意义答案的条件范围。每个候选人只有十分钟时间啊,他还没进入正式回答,主持人截断他:抱歉,奥巴马参议员,时间到了。希拉里满面笑容 接着讲,把小二黑修理得那叫一个惨。
几次辩论吃亏,奥巴马学乖了。问题过来,管他呢,先把大话狠话答出去。希拉里反驳时,再阐述问题和答案之间的有条件的相关性。但老农写报文,不能用这 一招。文章登了就是登了,再解释的机会不多。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写出还算理性的判断,只能在材料的选择上,隐性地加入适当条件。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但“比较”这词内涵太杂,拿原子和宇宙比大小,也是比较。这里换个说法,改用词义比较狭隘的“比伦”。寒山和尚诗曰: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比伦就是拿同类的、感觉上很相似的人事作比较。我们写文章,各种比伦是免不了的。否则,就要像寒山 般感叹“教我如何说”了。
比如,老农发在(2009年)11月5日《南方周末》“自由谈”的文章,《法也治语言》,其中说到“美国人很注意文本字面意义的精确性”,俺举了美国 最高法院大法官咬文嚼字的例子。如果不加限制条件,不用别人来驳,老农自己都可以举出一百美国反例。随手来一个:福克斯的脱口秀主持人经常乱来,前一阵闹得白宫很不高兴。隐性加上限制条件的一种处理,是将美国大法官和我国相应级别的领道同志比,表明脱口秀低俗言论不在考虑之例。不过,真要如此比伦,这篇稿子肯定被枪 毙。
那么老农怎样才能找出美国大法官的相称中国比伦呢?古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套用中学数学课上统计常识的思路,这千分之一的概率可以等价地表述 为:千愚同虑,必有一得。在这条件假设下,几百家媒体、上万名一点都不愚的聪明中国人对同一问题的七嘴八舌,至少该有十五得吧?这就和单个美国大法官有了 可比性。所以老农拿“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议论当作比伦的另一面。无数人就此发了言,但老农没见到有谁查证原剧本的。原剧本里,黄世仁根本就没想过要 娶喜儿,这个“嫁”字从何谈起?
如果要写白毛女是否可嫁黄世仁的时评,至少,前面要加限制条件吧?——说明你的讨论其实与剧本无关,只是借用大众熟悉的两个名字:黄世仁在你文中代表 有权有势的富家公子;白毛女代表贫家女孩,对黄世仁并无真挚感情,无奈父亲是个老农民,她玩不起当今社会的“拼爹”游戏。
国人不注意原始文本的字面精确性,必然导致思维欠准确。建法制,搞民主,今后困难多着呢。
《法也治语言》一文中的第二个比伦,拿《纽约时报》报道索马里海盗时的平实本份和我国某媒体报道“德新海”号商船被劫时称海盗为“这群穷凶极恶之徒” 的革命大批判语言相比较。虽然没有点名,这家媒体是重阳级的。如果将《纽约时报》和我国某城的市民小报比,那就没意思,级别不相称。那样比伦,老农自己都 可以举出美国人的一百个低俗反例。福克斯的脱口秀主持人也是喜欢给奥巴马乱套帽子的。《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最大城市的旗舰报纸,至少要和上海的《解放日 报》比(《华盛顿邮报》可与《北京日报》比)。如果我国重阳级媒体还不如美国地方报纸严谨,这一比伦就很能鉴别两者高低,很有教益。
某次返国飞机上,碰到个北大出来的,在美国南方某二流学校做研究生。他向老农抱怨,说美国人真是无知,他遇到几个学生都以为台湾是独立国家,比中国学 生对美国的了解差远了。俺说:你毕业于北大,记得你们校长曾说过,北大学生都是千里挑一的;而你现在那学校,中国人进去不容易,但在美国,是个人就能进。 老农问:你一个千里挑一的中国人,跟一所来者不拒的学校里的美国学生,有什么可比的?
这位北大毕业生碰到的事,更像是老农第一次出国后回大山里休假,乡亲们问:听说美国女人裙子里光溜溜的,是不是啊?故乡故土的小农不敢吹猪,老老实实答道:俺也不知道,没捞到亲眼观光的机会。乡亲们笑,说这孩子真规矩,小时候咱们管教太严了。
咱们的媒体上,充斥着类似这位北大毕业生的不伦之比,读者您若写时评就不要再添乱了。注意:不要随意比较,而要恰当比伦,这样才能合理鉴别。
【专栏说明】 本专栏每周五更新。每月第一个周五吴说八道杂拌儿,第二个周五毁人不倦谈教育,最后一个周五评书评电影或附庸风雅,倒数第二个周五鼓吹女男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