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晒晒毛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

2014年07月30日 心情故事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晒晒毛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图)晒晒毛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图)晒晒毛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图)晒晒毛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图)

晒晒毛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图)
晒晒毛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图)
晒晒毛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图)

上世纪的1966——1969年间,正是文革风起云涌之际,为解决京城百姓住房紧张的状况,当时见缝插针盖了许多红白砖相间的尖顶或平顶楼房。这种楼房为节省材料,采用立砖与平砖结合叫做“一条一丁”或“三条一丁”的砌筑方式,遍布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包括我家邪对面的“弓箭大院”。

楼房的建筑高度多为三层,多采用外廊式设计,每层居住五到八户人家不等,中间的楼梯连接着每层的走廊,走廊的一侧是居室门,走廊的尽头多为“两居室”套间,大间15平方米,小间9平方米.其它户型全是“一居”15平方米。为了节省面积,楼梯设计的非常陡峭,如果两人同时上下楼必须侧身才能通过。每层楼梯的转角处设有一间公用的厕所和一个公用水龙头的水池,用水是按人头收费,没有暖气和煤气,形成每层居住民的小社会。说是“楼”但因是不自带厨卫的独居,又由于这种楼房简便易盖,老百姓送其一个雅号:“简易楼”。

为了讴歌毛泽东时代,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简易楼”砌出很多永载史册的“革命标语”。像“毛主席万岁!”“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等。只要稍加注意,至今还能发现这些历经时代风雨残存标语的蛛丝马迹。

今 天看来,这种简易楼窄小像一个个鸽子笼,在没有厨卫的房间里生活极其不便。可在当年住房紧张的文革期间、政治挂帅的时代,这种楼房的建立曾引来多少人的羡 慕,居住在里面的人趾高气扬,因为更多的人住房更窘色。四世同堂,一问屋子搭三层,这才是老百姓的住房常态。不要说毛时代人人福利分房,老秦拍着胸脯用良 心作证,我们四十多位中学同学只有五位分到房。毛时代人均住房仅有三平米多,开创了一个中国有史以来最最拥挤的年代,打死我也不会忘怀。结婚没房性难耐,这就是毛时代?

2009 年,拥有北京史家胡同51号院产权的外交部,起诉住在该院的章含之女儿洪晃,要求后者搬出。2011年7月21日,洪晃在微博上留言:好啦,今天终于把史 家胡同51号还给外交部了,彻底退出中国的特权阶层。值得庆祝一下。东城区史家胡同51号院对我来说,51号当然是我家曾经享受过的特权。这句话,我没有 调侃,特权的存在和我的价值观念是冲突的,所以对我来讲,曾经沾光并不值得骄傲,而更应该想想如何回报社会,不应该对这种特权恋恋不舍。而中国如果没有这 种特权阶层,会更加和谐。

说 实话,洪晃很让人敬佩。如果将来有人写中国特权史,千万别忘了她的地位。为什么?在众多的特权子女中,说不定她还真是退房第一位。在中国,红二代红三代有 唱红歌的,怪了,咋就沒有退房的?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本博秦全耀说:连房都不退,还唱什么红歌解放全人类。为什么就沒有人让他们退房呢?洪晃真 傻,凭啥不参加个什么什么后代合唱团呢?革命后代唱红歌,当然就是红五类。红色江山有传承,谁还让你把房退!难道这就是咱中国特色?

巧了,老秦住家隔两条胡同就是史家胡同。这里最牛的三个四合院就是51号53号和55号。53号曾住过华国锋,55号住过李维汉。史家胡同47号四合院是当年叶剑英元帅特地嘱咐王震给荣毅仁安排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李井泉也曾在这里居住。1995年开始,荣毅仁从北太平庄部长楼搬出后,把家安在了这里,一直到2005年10月26日逝世。

史家胡同南边的胡同住过副总理,北边的胡同住着副委员长。还有不少部长副部长,反正住的都是四合院。当然,史家胡同不过是一个缩影,不信您就可着北京城里头当回侦察兵,凡是有点模样的独家四合院大多住的都是咱中国的高官。

晒晒毛泽东时代的“简易楼”和“四合院”,谁说没有特权腐败?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