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网友@科罗廖夫在新浪微博上刊登文章《对不起俄国佬,我们不是故意的》,以直观的图文形式向读者讲述了中俄国门的变迁。
科罗廖夫向读者展示了雄伟的中国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国门。前些天赴俄参加坦克两项世界大赛的解放军4辆96A主战坦克,就是从这里跨过国境,杀奔俄罗斯赛场。而在另一边,则是俄罗斯建于30年的口岸国门。两相比较,高下立判。满洲里的中国国门先后建设过五代,从一开始简陋的钢架国门,到现在雄伟的庞然大物,体现了中俄国力对比的巨大变化。国门总长105米,宽46米,高43.7米,过桥高16.9米,总面积6000平方米,是中国边境线上最大的国门。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7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满洲里国门
以下是科罗廖夫8月11日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文章。
这里是雄伟的满洲里口岸国门,前些天赴俄参加坦克两项世界大赛的解放军4辆96A主战坦克,就是从这里跨过国境,杀奔俄罗斯赛场的。对面需要用放大镜寻找的那个小门(红圈所示),是俄罗斯的口岸国门,建于30年前。远处是俄罗斯小城后贝加尔斯克车站,属于赤塔州管辖。满洲里的中国国门先后建设过五代,从一开始简陋的钢架国门,到现在雄伟的庞然大物,体现了中俄国力对比的巨大变化。国门总长105米,宽46米,高43.7米,过桥高16.9米,总面积6000平方米,是中国边境线上最大的国门。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7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第一代国门始建于清末,由俄国人设立,距现在的国门十余公里处是一根木桩,民国初年已不复存在。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为木制拱形,上面写着“中苏门”三个字,1949年被前苏联单方面拆除。第三代国门建于1968年,是一座横跨铁路的“门”字形铁架“栈桥”,上面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四代国门始建于1989年,随着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不断升温和铁路货运量的持续攀升,原有国门已经不能适应中俄两国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为了配合口岸铁路扩能改造的需要,第四代国门于2007年10月被拆除重建。现在的第五代国门充分考虑到了中俄贸易的发展前景,铁路由原来的一宽一准改建为两宽一准,同时还预留了两线准轨位置。第五代国门总投资约8200万元,总长105米,宽46.6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后工业时代风格。该工程建设历时仅100天,竣工的当天吴邦国委员长就登上了国门成为第一位登上该国门的中央领导人。
满洲里市的国门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市区西九公里处,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 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括国门、41号界碑、和平之门主体雕塑和满洲里历史浮雕、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红色旅游展厅、火车头广场等景观, 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登上国门,俄境后贝加尔斯克区的车站、建筑、街道、行人尽收眼底。国门对面不远处是俄罗斯的国门,国门上“РОССИЯ”六个硕大的金色字母格外引人注目,俄罗斯国徽镶在国门北侧的立柱上方。后贝加尔斯克是俄罗斯联邦赤塔州的一个小城,位于中蒙苏三国交界地带,距满洲里市仅9公里,人口7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