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何与孩子做朋友?

2014年08月14日 杂记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lancelot wu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能限制住学习的只有你…

好的关系胜过教育。

一直很喜欢孩子,一直把孩子当作朋友,也一直把他们当作老师。

家族里的孩子不少,大多都是1-7岁左右,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直喜欢黏我。有几个稍微年长大点的孩子喜欢直接叫我小名,我也不生气,任他们叫,虽然显得有点没大没小,但是恰恰是因为他们把我当作了朋友,而不是长辈。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成功的家长应该具备三种心理状态: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

而与孩子做朋友则应是儿童心态。

我想,与孩子做朋友最重要的也应该是别把他们当孩子。

他们没有具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他们却用最单纯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

我们因为经历了太多见的太多,遇见一件事物第一反应会用价值与利益去评判和衡量。就像男孩看见一个女孩,对方的容貌将占据第一印象很大的比重。

而孩子不会,3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美丑概念。他们不会考虑太多,只要你认真和他们玩,他们就把你当朋友。

记得12年的时候回老家过年,闲暇之余带着外甥女去镇上玩,给了她一百元,让她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她可以用这一百元做任何事。

结果,他居然用这一百元买了一笼小鸭子。

我整个过程没有干涉,而她买的时候会经常看向我,总怕我阻拦。她一直想要养鸭子(ji),她也一直错读成ya ji ,纠正了很多次,但是她还是喜欢这么读,说实话我也喜欢这种读法,很可爱。

或许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渐长,她再也不会读成ya ji,但是现在,每次我心情低落的时候,想到有个孩子拿着一百元买了一笼所谓ya ji,她那开心样,我就会傻傻的笑。

所以,别阻碍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好吗?

想要和他们成为朋友就应该适当的尊重他们。而不是一直控制着他们,以为对他们好,但是切切实实是在伤害他们。

渐渐的,他们不敢尝试了,他们缺乏创造力了,他们像我们一样了。

第二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今年3月份,带了一天的侄子,因为他爸妈都有事,而我刚好有空就答应下来。刚开始孩子死活不肯妈妈离开,最后没办法,他妈答应回来养一只泰迪狗,孩子才罢休。

可能出于哄骗,嫂子第二天回来却没有买来孩子期望已久的泰迪狗。

孩子不乐意了,又哭又闹,但是嫂子也是个倔脾气,在家唱白脸,刚开始虎口婆心的解释家里养狗照顾不好又脏等等,最后实在忍不住直接打孩子了,还好当时在场,因为比较喜欢孩子,所以总是不忍心看着他被打,就抱过孩子出去散步。

结果回来的时候,我却和他一起牵着一只泰迪狗回来的,当时的哥哥嫂嫂当场三纲黑线,对我也没有办法,又加上我苦口婆心的说各种道理,才让他们答应下来。

有点像曾子杀猪的故事。但是我想很多很多的家庭都经历过这个故事,但是应该很多的父母也只以为是说说没当真,孩子撒娇就打骂来让他们断了念头。

一个家庭永远需要一个"曾子"。

断了他们的念想,这样真的好吗?

那天晚上准备离开的时候,侄子硬抱着我不肯让我走。还说什么叔叔最好,爸爸妈妈说话不算话什么的。

当时我就骗他,“其实是你妈妈打电话发短信让我买的,你爸爸妈妈也知道错了,他们很爱你,他们也很守信用。”

他相信了。

想到这件事,我就有两个画面挥之不去,一个是当初嫂子回来没买狗时,孩子失望的眼神,泪水就一滴滴掉下来,眼神里有着一些不屈,失望,还带着点恨意。

一个是我给他买来了狗,一路上他抱着小狗不肯放下,满脸激动和满足的表情。

既然想和他们做朋友,就要像朋友一样履行承诺,别以为他们小,什么都不懂,很多事情会像恶魔种子一样悄悄的萌芽,成长,到了某个年纪会开出罪恶之花的。

好的关系胜过教育,真的。

补充:(主要针对家长)

应当像尊重父母一样尊重孩子。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是孩子探知身边世界的过程。

在这个探知过程中,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感知世界万物,完成外部世界的认知。当然,这个探知过程是漫长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感知到的不同信息,使得不同孩子形成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孩子对周围的人、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信息的交流,其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们身边的人,诸如幼儿园的小伙伴、老师、家人等。

所以当你们不管是父母心态,还是成人心态,或者儿童心态面对孩子时,一定要考虑到你的行为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部分家长习惯对孩子用命令的方式。当家长要求孩子改变某些习惯时,常常上简单的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或不可以那样,往往忽略了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那样和应该怎么样。而命令往往会令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令家长不高兴,却还乐意继续按自己的方式进行下去。久而久之,就成了家长眼里的捣蛋鬼。

那大家为什么不换种方式,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呢?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时,我们就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其纠正,不仅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还应该让孩子知道不当的行为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当然,仅有语言上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做家长的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要知道,孩子的模仿才能可是一流的。

另外,我们千万不可小视孩子的荣誉感。给孩子恰当的、尽可能多的赞扬,要知道,赞扬的结果要远好于批评和指责。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