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高校开课讲DOTA 国外早有先河
近日,一些高校开设电子竞技、网络游戏课,让DOTA(网络游戏)进入大学课堂,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这在我国也许还是新闻,但在国外实在算不得新闻。早在2006年美国加州的拉文大学法学院就开设了“游戏SivPro”课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2年也开设了“桌游三国杀”课程。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样看待电子竞技、网络游戏进入大学课堂呢?
在国际化的今天,以国外案例佐证我们的合理性,很多时候成了一种习惯思维。然而,现实中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只学其形而不学其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电子竞技、网络游戏同样是“双刃剑”,简单棒喝,或者直接棒杀,都是不可取的。就大学课堂来说,一方面每个大学都有每个大学的传统与文化,另一方面任何课程的开设都必须经由一个论证的程序,从而才能保证课程不偏离初衷。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有一项传统,那就是允许大三、大四学生自己创设一门选修课。不论设想多么稀奇古怪,像怎么谈恋爱等,只要有完整的计划,找到教授赞助和指导,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获得校方认同后,便能成为正规选修课,还能拿学分。当然,这个课程的组织、授课也都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赞助的教授负责经济支持和课程方向保证,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一旦课程偏离方向,负责赞助和指导的教授是要被追究责任的。
反观我国高校开设的DOTA课程,核心的问题不在于该不该开,而在于能不能开,即课程开设程序本身的透明性是否具备,学生、家长和公众是否知晓课程的论证过程、课程标准、课程方向,而不只是拿出“可提高综合能力”这一模棱两可的说辞便可以开课。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基础。高校电子竞技、网络游戏这样的“新颖”课程,如果注重论证程序,注重过程的公开透明,如何将可能的正面作用发挥出来,如何将可能的负面影响进行克服,学生、家长和公众都一目了然了,事后的担心、争议、质疑自然也就少多了。一门课程开设的争议,实际上考验了一所学校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我们可不能小视。
源地址:http://dota2.uuu9.com/201502/4870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