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超级稻减产绝收:应反思“亩产纪录”宣传之弊

2015年03月23日 学习小计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隆平高科”生产的“两优0293”超级稻在安徽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引起公众强烈质疑。我们当反思:该以怎样的标准去评价农业新技术?农业生产是一种经济活动,生产利润才是评价新技术好与坏的关键。在谈论农产品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农民关心的不是产量,而是利润”这一根本原则,不要只拿着“产量”夸夸其谈。


云无心(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安徽省蚌埠市农民去年种植的1万多亩“两优0293”稻田大面积减产,部分绝收。这一品种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种子由“隆平高科”生产的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对种子公司乃至超级稻的质疑,甚至怀疑是否涉嫌欺骗公众。

从技术角度说,种子公司并没有多大责任。因为这个品种的审定说明中,在宣称其优势为“熟期适中,产量高”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的特征。这样的一个品种,“适宜种植”于那些不容易发生稻瘟病的地区。

安徽省蚌埠市就属于稻瘟病低发地区,过去十多年也没有发生过稻瘟病。而且,这个品种除了产量高,还有个“高度抗倒伏”的特性,很受当地农民的欢迎。但是,稻瘟病“低发”不等于不发,过去多年没有发生也不保证就不会发生。2014年,安徽当地出现了适合稻瘟病的典型气候,最终导致了多年未见的爆发。

稻瘟病是水稻种植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生而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就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尤其是“两优0293”这种高感品种,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后果。2014年蚌埠市的超级稻减产绝收,只不过是稻瘟病灾害的一个例子。

无论损失谁来承担,这都是一起生产悲剧。这个品种今后是否还会种植?如果种植又该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等待农业专家们做出判断。但是,这一事件并非农业生产中的特例,我们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是: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农业新技术?

许多人下意识地将“产量”作为唯一的标准。“能增产多少”,是人们听到一个新品种或者一种新技术时首先(甚至是唯一)关心的问题。只要能增产,那么不管实现增产需要的条件是否苛刻都会被忽视;如果不能增产,那么无论在其他方面有什么优势,也会被人们认为是“没有意义”。

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生产利润——“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值,才是好与坏的关键。而这种“产出”,并不是理想状态下的“最高收成”,而是“普通情况下的平均收成”——前者是新闻报道中的“亩产纪录”,但后者才对对种植者有意义。

对于这个超级稻品种,品种鉴定中说的“亩产800公斤”应该是有事实依据的。但对于现实种植来说,还需要考虑有多大的风险遭遇稻瘟病等“意外”。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如果遭遇稻瘟病的可能性为20%(即平均5年遭遇一次),一旦遭遇减产一半,那么这个品种的“现实期望年亩产量”就变成了720公斤。如果再考虑其他病虫害的“意外”因素,那么这个数字还会更低。再加上遭遇病虫害时需要增加的农药与人工费用,“投入”也需要相应增加。也就是说,“高感病虫害”的特性,使得它的种植利润大大低于理论值。

此外,利润来源于“开源节流”。除了降低病虫害等“意外损失”,降低生产投入也直接体现为种植收入的增加。这就是免耕技术(降低人力投入)、抗虫品种(减少农药使用和施药费用)、除草剂使用(减少锄草的人力或者机械费用)在国外大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国外的劳动力成本比我国更高、他们的农产品生产成本却更低的原因。

在理想的试验田情况下,有机种植可以实现“亩产量”不比常规种植低,但除了对土地环境的高要求,对人力费用的高要求也要远远超过常规种植。这就是许多人能证明“有机种植的产量可以接近常规种植”,却无法解释“有机产品的价格往往大大高于常规产品”的原因。

在农业专家眼里,“亩产量纪录”仅仅是一个努力的目标,甚至不见得是最重要的目标。抗虫、抗病、降低种植投入等,即使不比“亩产量纪录”更加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对于只吃过米饭没见过水稻的人们,在谈论农产品的时候,还是应该尊重“农民关心的不是产量,而是利润”这一根本原则,不要只拿着“产量”夸夸其谈。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