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观后感
最近电影《高考1977》热播,有很多家长带了他们90后的孩子去看,并谆谆教导要从中学习不怕艰苦,顽强学习的精神。这实在很有一点买椟还珠的意思。
从情节上看,本片确实讲述了一个通过考大学改变命运的故事:生活在东北某农场的一群知青,在1977年夏天获悉了即将恢复高考招生的消息,遂发奋苦读,最后成功实现了目标——但由此就把本片归为教育励志类型却是不妥的。正如导演江海洋自己所说,曾有人建议他在2007年推出本片以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但他却认为这部电影更适合作为向“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的献礼。他希望观众从电影里认识到“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重要的多”,我想这话正是解读本片的关键。
自1968年底大规模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前后历时十年,1600万城市青年进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七十年代后,政策有所松动,开始允许知青以病退、顶职、招工、读大学等方式回城。而在那个“组织意见”决定一切的时代,要获取这样珍贵的“回城指标”必须先得到领导的垂青,由此如电影《天浴》中女知青文秀慨然献出贞操的举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高考1977》中,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就是代表了“组织意见”的领导。套用吴思的说法,他对手下知青们拥有“合法伤害权”。比如在确立修路先遣队队长问题上,他可以出所有人的意料让“黑五类子女”陈琼担纲,轻松浇灭一大批人试图藉此“立功、受推荐、读大学、离开这里”的梦想。可他这样做的目的,又仅仅只是为了把陈琼支开,拆散其与自己麾下“爱将”潘志友的恋情。老迟对农场事务拥有最高决定权,又不能被质疑或弹劾,必然使知青产生逃离的愿望。逃离的方法上面讲过多种,本片单挑考大学来谈,相信确与其“献礼”性质有关。
对于潘志友、陈琼、强子、小根宝等知青来说,考大学是功利的。在获取知识文化之前,那一纸录取通知首先可以成为自己离开农场、回到城市和家乡的船票。在“工农兵大学”时代,这张船票就是唯有老迟才能签发的“推荐表”,所以众人不得不埋头开垦冻土、扛大包期待获取垂青。然而当高考招生的消息传来,即意味着通过考试能够自主改变命运,知青们的学习热情就不可遏制的迸发出来了。影片中知青们雪地飞奔追赶送考火车一段是惹出观众大量眼泪的。确实,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列车。
由孙海英扮演的老迟在新浪人气调查中胜过了男主角潘志友。这里的原因除了孙演技精湛外,更主要在于老迟本身复杂冲突的形象定位吧:作为农场场长必须捍卫自己的权威,作为革委会主任必须执行“文革”遗留的政策,而作为一个人,内心的人性、父性却在催促自己以平等和善的心态去对待知青。渐渐的,随着潘志友的劝诫,随着目睹陈琼父亲不惜造假为女儿获取考试资格,随着惊闻小根宝死去……老迟终于开始了转变,他支持了知青报考,并亲自开拖拉机送他们去赶火车,甚至为陈琼担下了递交假证明的罪名,理由是——“这些都是我的孩子!”有人说设计这种转变过于煽情,我倒不这么看。恢复高考实际上是整个民族回复理性的标志之一,无论知青还是革委会主任都必然从中受益。
潘志友和陈琼的恋情是令人伤感的。他们有过快乐,却最终守不住。陈琼是重感情的女子,她甚至为此放弃自由和幸福。然而最后结果是她考取了北京大学,潘志友却选择了留在农场,留给观众无限的遗憾。不过跳出人物看演员,陈琼的扮演者周显欣倒是值得称道。这位靠着与巩俐身材相貌绝似而出名的美女此次终于跳出了模仿的阴影,开始独立展现自有的演技了。
本片末尾,老迟通过农场的广播一一播报知青的录取情况,“陈琼,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张国强,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录取!皮奉山,上海机械学院机械制造系录取……”声音回荡在空旷的田地、寂静的草场和从前知青们常常嬉闹的院落。此刻,虽已物是人非,但人的心情已经获得了安宁。想要离开的,不会再被“公章”限制;想要留下的,也都是心甘情愿。从这个意义上说,1977年参加高考的绝非仅仅是报名的570万人而已。这是一次从制度到政策的松绑,从肉体到心灵的解脱,老迟、陈甫德、所有人,都是成功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