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们的教授太多 国外的教授太少

2009年11月24日 奇闻轶事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包万平 李金波
 
随着对外交流的逐渐增多,少不了对外国朋友介绍一下中国的大学,自然也就免不了我们有多少教授之类的话,每每这时都令外国同行惊讶不已,“你们的教授太多了,我们的教授太少了!”紧接着便会冒出一句话“你们的学校水平肯定很高啊!有那么多教授!”外国朋友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按理说,教授越多,学校的水平越高。但事实上,我国教授越评越多,而大学的水平却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有的在原地踏步,有的在倒退。
 
为何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究其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国内教授评选的条件太低,不能体现出韦伯所描述的那种“资深”之寓意。在韦伯看来:“教授,是一种职业,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老师与研究员。”那么,国外的教授是如何体现出“资深”的呢?
 
美国大学教师一般分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三级。在大学里获得的第一个学衔是助理教授,然后在履行助理教授的六到八年时间里(一般为两个聘期),学校会举行一次全面的评审。这次评审对大学教师来说是比较关键的,它会决定一个教师能否在这个大学长期执教。如果不能顺利晋升到上一级职位或永久性职位,那就意味着必须卷铺盖走人。这就是美国大学著名的“非升即走”原则。如果通过艰苦的努力晋升到副教授职位,也要求继续出高水平的成果,否则也得“非升即走”,另谋出路。只有一路顺利晋升到教授,这才算保住了“饭碗”,得以终身执教,不然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淘汰。当然,美国评审教授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从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著作要送到全世界顶尖级专家的手中审核,以判定是否具有创新性、是不是高水平。他们不相信所谓的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只承认国际学术界的评判。因此,在美国从进入大学开始工作到评上教授至少需要十五六年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学校里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竞争氛围,保证在大学里面有一流的师资,从而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人们通常把德国大学教师分为教授和初级学术人员(低于教授层次的学术人员)两类,教授又分为C2、C3、C4三个等级。在德国取得大学教授职位是一个极其漫长、艰辛而又显残酷的过程。大学授课资格是聘为大学教授的首要条件,它用来证明应聘者在科学研究和大学教学上具有卓越的能力和发展前途。首先需提交一篇学术水平超过博士论文的独创性作品是获得授课资格的前提条件。取得大学授课资格后,进入编外讲师职位系列。编外讲师没有固定的薪水,只有通过授课得到课时费养活自己。编外讲师是德国所特有的,也是德国一项重要的大学教师制度,这种从编外讲师到教授的制度安排,被称为是历练学术人才的最好方法,甚至被看作是德国大学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也只有那些能够忍受长期寂寞、甘坐冷板凳且水平较高者才有可能晋升为教授。另外,德国大学教授职位的任命权在州政府手里,教授是国家公务员,拿国家的薪俸,所以像工资这样的事情需要找州政府谈判,学校就不再过问了。当然,德国大学教授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当教授职位空缺时,才会招聘,一般也是从校外招聘,以保证教授质量。一般来讲,从博士毕业到晋升为教授,年龄都要超过四十岁。因此,德国被称为是世界上教授初次任职年龄最高的国家。
 
英国大学教师主要由教授、准教授、高级讲师、讲师以及其他一些教育研究工作者组成。高级讲师是从一般讲师中选出的优秀者,只因教授职位有限而不能升格者就称准教授。英国大学通常每个系的教授名额只有一两个,教授的聘任是极其严肃的、严格的,并不是业务水平高,研究的成果影响世界就能评上教授,就连大名鼎鼎的李约瑟先生,至死都是个高级讲师,没能成为教授!同样,日本的大学教授也有数额限制,每个专业教授职位只有很少的几个,如果没有人退下来,就不能往上补,自然大部分人是很难晋升到教授职位的。假使有幸能晋升到教授,也要每隔几年接受一次“业务审查”,以保证教授能够积极上进,而不是评上教授就万事大吉了。
 
因此,国外大学极为重视教授的质量和水平,在教授评审问题上显得那么“吝啬”,以至于国外一些高水平大学的教授少到了“令人可怜”的地步。也许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多了反而不怎么显得尊贵了。正如教授一般,他们的少映衬出我们多的有些不太正常。正所谓没有一流的教授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没有一流的教授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也!
 
《科学时报》 (2009-11-17 B1 大学周刊)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