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纯洁性?
今天,《人民日报》发文章,说使用iPhone、Wifi、PM2.5等“外语词不经转换直接使用,破坏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
这不是头一回有官方媒体发表类似的看法了。虽然《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要搞好翻译工作,提高翻译待遇,提升翻译质量,提拔翻译人才,按照我国习惯可以简称为“一搞三提”(壹读君为自己领会总结领导意图的能力深深自豪中),但是广大人民群众似乎不太理解,纷纷开起了玩笑,比如说为了维护汉语纯洁性,以后叫外卖不能说送到建外SOHO了,要说送到“建国门外大街小型家庭式办公大厦”,买BB霜得说“给我一支对剥皮或美白增白后受损和损伤的皮肤保护和修复使用的再生霜”。
当然了,这种荒诞的结果肯定不是《人民日报》那篇文章的本意。不过“汉语的纯洁性”是个什么东西?长什么样子?怎么维护?(刚刚问好不好吃的请出去)这些问题倒是让壹读君觉得很有必要聊十块钱的。
唐代翻译家唐三藏关于“纯洁性”的意见
学界认为,我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吸收外来语言的时期。
第一次是在汉唐时期。汉代张骞通西域,西方的商品、物产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外来词,比如今天我们说的葡萄、苜蓿、珊瑚、牡丹、石榴、茉莉、胭脂,还有大象、鸵鸟、胡椒。另一个重要的外来语言来源,就是佛教东传。塔、世界、境界、和尚、法宝,这些词都是那时候传进来的。有些还成了成语,比如五体投地、天花乱坠、心心相印和昙花一现。
唐代玄奘西游取经,回来之后翻译了佛经75部共1355卷。在翻译的时候,有很多词语没有翻译成汉语的意思,而是音译。
作为一名翻译家,唐僧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秘密故不翻,就是说有秘密含义的咒语不翻译;多义故不翻,一个词有很多意义,就不翻译;此无故不翻,比如只有印度有的阎浮树,就不翻译成“桃金娘科蒲桃属的一种阔叶树”;顺古故不翻,在玄奘之前就有汉语说法的就不翻译;生善故不翻,比如“般若”,意思是智慧,但是“般若”看起来更高大上,让人肃然起敬,就不翻译。
这么多拗口的音译,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啊?
关于这一点,马伯庸同志有过严肃的论断:“‘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即采取梵语音译。如果《大唐日报》批评天竺语对唐音纯洁性造成了污染的话,那就成了‘佛祖哎希望我能靠着如意宝珠和白莲花早成功德早成正觉哟。’ 孙悟空如果被译成这种译文的法帖压在山下,心情一定会更加郁闷吧?”
祥瑞御免。
晚清民国,翻译腔才高大上
第二次大规模吸收外来语,是在晚清到五四运动时期。这段时间,中国跟外国交流越来越多,很多名词、概念被引进,大量的外来词进入汉语。
那个时候的人也喜欢音译的“高大上”感。比如,优雅被译作“额勒金德(elegant)”、革命被译作“理弗留里(revolution)”、科学被译作“赛恩斯(science)”、民主被译作“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同样的还有来自俄语的布尔什维克,来自法语的布尔乔亚。今天还在流行的乌托邦、三明治、咖啡也都是那时候来的。
一些文人很喜欢这种“翻译腔”,胡适有诗云:“更喜你我都少年,辟克匿克来江边”,意思是到江边野餐,后代人看了就一头雾水。
除了欧洲的语言,还有很多日本名词被引进。比如哲学、科学、物理、历史、企业、地图,还有物质、观念、积极、干部……如今这些都成了现代汉语最基本的词汇。关于日本名词还有一个笑话。
晚清新名词流行,很多官吏经常写入公文,学生也写入考卷,让一些大臣很不高兴,认为新词很讨厌,不纯洁。比如张之洞,据说他看到公文上有新名字,就要拿笔涂掉,然后写个批语“日本名词”表示不满,然后他突然想起来,“日本名词”本身就是新名词,于是又涂掉,改成“日本土语”。
改革春风吹来了各种新名词
第三次外来词引进,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了。这段时间引进的语言,一类是跟从前一样,音译外来词,比如拷贝(copy)、高尔夫(golf)、巴士(bus)、基因(gene);另一类是翻译意思,比如把cartoon翻译成动画片,laser翻译成激光,computer翻译成电脑。
还有一类,是直接用原文,比如DVD、WTO、IT、IBM。这些词,翻译成汉语很麻烦,比如DVD是高密度光学激光影碟,AV是家用影音设备传输端口(想歪的自行面壁),而用原文则非常简约,方便好用。
说了半天,就是说汉语从一开始,就不断在吸收外来词语,“纯洁性”实在无从谈起。当然了,如果有翻译家,能够继续做出很好的翻译,比如可口可乐、沙发、俱乐部、枫丹白露,大家想必也是乐意接受的。
在纯洁性方面,法国人也发愁啊
《人民日报》的文章提到,外来语泛滥,是西方文化强势输入、盲目崇拜西方的结果。其实,西方世界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同样有类似的困扰。
比如法国,大家知道,他们跟英国虽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盟友,但彼此一直不待见。可是在互联网时代,法国人也不得不使用E-mail、DVD、iPhone这些“新词”。一些骄傲的法国人对此不满,担心法语的纯洁性被污染,于是政府在2004年出台法规,规定政府部门官方文件、出版物和网站都不许使用外来词E-mail,而要用规范词“courrier électronique(电子邮件)”;2011年,法国文化部还推动了“语法去外来语化”,希望通过行政手段,剔除英语对法语语法的“污染”。
结果如何呢?时至今日,法国人还是在使用“E-mail”,而比较少用本土的、纯洁的“courrier électronique”。人民群众的习惯,不是两三个规定能掰弯的。
来源:壹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