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识非圈子化群组为什么生产不出营养
Sylar 在 星期五, 05/15/2015 - 09:02 提交
ai_yin_si_tan_.jpg
图片来源:微在
高智识非圈子化群组为什么生产不出营养
文/Sylar
社交网络心理学话题继续。上一次我们说到圈子化群聊的问题,本篇讨论下非圈子化互动的营养浓度问题,也就是尚未形成圈子的群体交流。
做新媒体创新研究的阿志近日有些烦恼,因为他在微信拉了一个大型群聊,数百人的规模,据他讲“都是新媒体、互联网技术业界精英”,也包括一些急于转型的传统媒体工作者,阿志的初衷是希望集思广益,汇拢业内智识,在相关话题的交流中调动和激发创意。但事实并不如他所期待的这般美好。
“没办法,大家对专业问题发言积极性提不上来,说着说着就跑题了。说正经事就冷场,其实都在线,就是不说话,如果这时候谁发个红包,瞬间抢光”,阿志说。
与阿志感同身受的群主似乎不在少数。小李也有同样的抱怨,他做了一个影视群,有编剧有导演,还有制片人和摄影师等影视从业人士,大部分是来自大陆的,也有部分海外影人,很多人在入群之前互不认识。做独立编剧的小李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群聊中彼此熟识,切磋专业技巧、分享资源,或者能达成合作关系。目前已有三百余人入群,但小李认为,自己的建群初衷远远没能满足,“成了广告平台了,很多人用这群来发布招聘广告和推荐自己作品,此外就没话说。传播能力也很低,倒是可以理解,竞争激烈,只顾着推销自己了……不过广告也是有些价值的,基于互利的供需关系搭建比较容易,有时能帮助发布者迅速找到需求的人力资源。营养基本谈不上,相关业务技术的内容,大家都不愿和同行分享”。
为什么会这样,过度圈子化的群体有碍个体的独立自我,而在非圈子化群体中为什么也难以发动成员的积极性,沟通切磋生产出更多富有营养的内容呢?
群体凝聚力何来
“群体的凝聚力”是指个性心理特征中的统一相应的整体配合效能、归属心理在意志过程中的“共同责任利益意识”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士气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无顾忌的积极发言、贡献智识和资讯资源,是一种只能来自于主动的行为。“归属心理”很好理解,就是群体认同,大致表现为人们对涉及某一特定概念的群体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相应统一,其典型表现为人们对某社会群体及其中个体的亲近和认同。很明显,相比圈子化组合,非圈子化群体在此方面是薄弱的。
当一个人处在一个他认同的群体中时,基于满足归属感的原始需求,会选择尽可能与群体融为一体,隐藏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此时群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权益意识”也将受到影响,其中有正面的影响,同时也有负面的影响,比如我们常见的挫败感、消极心态会蔓延“传染”。反之,当个体处于自身不认同的群体中时,上述状态基本是相反的,如果在某一程度上一致了,那么就可以说明在此程度上个体对该群体是认同的。
归属心理是前提,比如彼此之间有印象深刻的共同经历(包括代际划分)、共同或近似职能、曾经形成的或正在执行的合作关系(可以包括利益性的和非利益性的合作)、共同的爱好、信仰(正规宗教甚至迷信,都可以,只要绝大部分人真心信任即可),都可以促成个体的积极归属。此后形成有效凝聚力还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公平诚信机制和群体目标引导机制,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就如独立编剧小李的困惑,他所在的群聊群友之间处于竞争关系,智识、创意和经验技术对个体来说就是竞争的筹码,这时候诚信机制相对就比较薄弱,不足以激发主动贡献。而对于群目标引导来说,如果没有可见的利益,对个体的吸引力也不是明显的,小李说的简单明白,“都不希望自己给别人做嫁衣,都来挖资源捡福利,不愿贡献,不说所有,大多数人这么想,群聊就没可能聊出营养”。
有些大型群聊为什么频遭冷场
一个人的行为基本是服务于其自我肯定的目的的。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要做什么他会首先考虑到“我做这件事、这个服务的结果是否能达成我自身利益的某种实现”,这里的“利益实现”可以包括精神或物资两种层面,比如争取到群体认同或者群体地位,就是精神层面的“利益实现”。较常见的如,对于原创观点、话题和内容优选公开平台发布,或者在公开发表后再转入群聊,先寻求广泛认同,再寻求圈子认同,也有维护原创版权的目的。与圈子化封闭群体不同,公开平台上的加粉和转发点赞功能更能满足人们自我宣传的心理预期。
有些群聊会能形成积极辩论的氛围,这其中寻求认同意识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前提依旧是群成员之间存在基础互信,如果个体对所处群体没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其发言必定保守,作为一种礼节性行为,隐藏部分独立思考主动性和真实个人态度。这也是“统战模式”结合体与小圈子化群体一样难以促成切磋价值的原因之一。
老何表示“不信邪”,他认为只要话题有吸引力,必定能交流出营养。老何搭建的群聊有二百余人,都是评论文章写手,且立场各异,包括自由撰稿人和媒体从业人士,总之是一群以写字为生的人。对于专栏写手来说,话题资源需求是一贯的。热点很好找,形成热点的话题会在短时间内铺天盖地随处可见,老何建群的初衷并非仅限于希望大家共享选题资源,更有希望群友们能集思广益,共同生产出更多观点的意向。
可见,这个群聊中没有任何基础的利益关系,是一种纯粹依靠成员主动奉献智识观点、通过积极切磋而达成的群氛围。其结果或许您并不陌生,那就是:转发资讯成了每日主要内容,而互动疲软,难以促成积极交流的状态。用老何的话来说就是:“都想来拿资源,不愿主动给,因为不熟,互相客客气气,连争论都难以形成”。更有趣的是,老何的“统战模式”群聊里发布的资讯经常被群友转发到个人小圈子群聊中去讨论了,老何这边做为“发布源”却冷场,“能说资讯内容没价值吗?肯定不是啊,否则为什么在自家小圈子里能形成热烈互动的氛围”,老何感觉到自己的大群中成员缺乏基于互信的互利,他能想到的调动热情的方式比较“单纯”,那就是发红包……果不其然,红包一登场,人就都回来了……可这个方法长此以往有点儿行不通,因为群成员过多,分包少了绝大部分人抢不到,分包多了总额就要提升,否则经常只能抢到几分钱,估计也没多少人有精力持续玩儿这种“行为艺术”。
作为群主,调动气氛,老何有“以身作则”的义务,比如主动发表观点,以期促成互动。但结果依旧不理想,常见的状态是老何一人独立演讲,无人参与,或参与者只选择上堆句式,话题被草草收场,思维无法延伸。甚至老何“愤怒的发现”,自己在群聊中发表的创意型观点被群内其他同行拿去写文章了,这时候自己如果写晚了些就反倒成了“二道贩子”。群聊发言这种场合又没有版权规范,老何只能吃哑巴亏,“快手太多了,咱要是慢半拍就很可能会错过一整支曲子”。
审查是扼制表达的主因之一
阿肯所在的群聊也是一个大型组合,基本上都是政治评论员和时讯爱好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异议共识。大面上看来,这样的组合是可能形成积极互动氛围的,不过事实表明,群成员对发言的顾虑丝毫不低于上述其他例群。
“政治表达肯定会形成敏感,审查和告密无处不在,有些时候甚至难以预料,别说大家之间彼此没有熟识到毫无忌讳的程度,即便足够熟识了也难以确保什么,毕福剑的事儿也让很多人当成了教训,普通朋友之间心存芥蒂……比如这种大型群聊,一般都会要求群成员实名,加入群通讯录,以便线下联络。可以理解,但也是遏制表达的主因之一。群主声明群内言论自由,群友们纷纷表示绝不做告密者,但可以想象,这样的承诺基本意义不大”,阿肯说,“其实真实的表达立场态度就不该畏惧什么,可现实难容坦荡,大家都在大陆混饭吃,要是为几句话而丢了工作,上有老下有小的,可怎么办啊”……
谨慎使用墙内社交软件是必要的,尤其是微信这样基本透明的社交平台,即便不被人为“告密”,敏感词出现的频率也有可能导致群整体被监控。目前看来,大致以下几种内容容易触及敏感:1、境外资讯链接及概述内容。尤其是被大陆方面严格封锁的境外媒体,如纽约时报、苹果日报等;2、未经正规媒体报道过的、较大规模或有代表性的实体维权动态; 3、维权O2O,就是线上商讨线下行动;4、相关审查和媒体管制的内部资料,比如禁令等;5、非大陆注册慈善机构或境外NGO在线募捐;6、在线联署(尤其声援政治犯的相关内容);7、色情视频和图片。当然,众所周知,当局所专注的“扫黄”是虚打而非实打,但色情内容做为一个管制“借口”,它是存在的,为了免于被“借口”,时政内容爱好者和异议人士在此方面或许有必要加以谨慎。
相比下,基于正规渠道消息的时政评论敏感度应该是最低的,只要该群聊不是“特殊”群体,如维权活跃人士群体、敏感异议人士比重较大的群体、宗教组织群体等等,一般上述各种群体在墙内社交网络中都可能被“重点监控”,也是建议放弃使用墙内平台的主要对象。
网民对大陆网络无处不在的审查深恶痛疾,包括调侃、自嘲都是反驳形式。某日有群友在群里唱了一首歌,大家纷纷顶赞,其中有群友说:“唱的真棒,网警都不上班了也要来听你唱歌呢”……虽然只是一句笑话,透露的都是大陆网民对审查监控的鄙视态度。
长期审查也同样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程度低下,表达受限,人们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指数下降,隔阂感让原有共识无法如常凝聚。相关分析在《网络管制的原生和次生危害 》系列话题中有详细介绍。
社交网络上的半封闭式群体互动,最终都会沦为小圈子,或继而出现细化圈子,圈子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表达意识。相关社交网络弊端的课题正在为很多心理学和传播学研究人士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