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美德”的加拿大
温哥华港湾专栏作者猪头凯凯:“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大家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以及带小孩的乘客,谢谢您的合作!”
这句曾经很多年里听到可以背诵下来的语音提示,在移民的这两年里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越来越觉得似乎有点不大对劲儿——在一个就连动物界都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世界上,如果还把“尊老爱幼”当成一种“传统美德”、甚至引以为豪,是不是好象一个人骄傲地说“我的特长是直立行走。”
让我如此去看待这段语音提示的,是这两年我在加拿大看到的另一种社会、一个“没有什么美德”的社会。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说的是,加拿大确实是一个没有什么“美德”的国家。
那就还是从公交车上说起吧!
也是让座,可是这里无论是让座的、还是被让座的,都显得非常普通、平淡和简单。
例如,如果有老年人(至于推着婴儿车和坐着轮椅的就更不用说了)上车,最前面那“一片儿”的中青年们就自动站起来,有的是直接就朝后面走,有的是就站在座位附近,等老人坐定以后如果还有座位空着,那可能再坐下。
虽然每辆车都有一些区域标明了是要让给那些优先人士的,但是站起来让座的范围往往不限于那个区域(如果需要的话)。
照例,上述过程不是重点。
重点是:整个过程中的所有人就象上下车一样自然、简单、平淡,大多数情况下让座的人和被让座的人往往没有任何对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还没等老年人走过去,座位早已经空出来、让做的已经走开了。
少数情况下,让座的和被让座的会在一个近距离擦肩而过的情况下、用一个带着微笑的眼神交流或者一句“谢谢”、算是打个招呼。
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有一次和孩子坐公交车出门。我们刚一上车,离车门最近的一位女士还没等我们走到身边、就把座位让了出来。重点是她就象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看都没再看我们一眼低着头站在一边玩手机。儿子坐定之后,我站在那里一直想找个机会说声谢谢,可是看她入迷玩手机的样子又不想打搅。后来过了好大一会儿她抬起头时才终于有了一个眼神交流的机会,我向她点头示意感谢,她先是有些吃惊、然后看上去好象回忆了一下才想起刚才让座的事、才微笑着点了点头。
说实话,这让我想起过去那些以公交车让座为情节的电视公益广告,想起那些温暖、感人(甚至有些煽情)的镜头,让我感觉有些情何以堪。
经历许久,我觉得没有任何人会觉得这种让座是一种美德,因为我能感觉到,所有人都把这当一个“最起码”的事儿、一件仅仅是“60分”及格水平的事儿——因为你不让座的话,所招致的鄙视(甚至是司机的提醒),绝对会让你感觉得不偿失。
说到让座,就很自然地想到排队。
在这里,规规矩矩地排队当然是每个人“最起码”应该做的。特别是,当偶尔冒出来不排队的人,你便可以从其他人的惊讶、鄙视、责备中看到——不排队是“不及格”。
所以,你要是因为排队而夸赞一个(群)人“你素质真高”、“你好NICE”,那只能是开玩笑、或者简直象是在“恶心别人”。
所以,在这里你没法说排队是“美德”,因为那仅仅是“及格”。
而至于我以前经常面对、也是目前国内社会呼吁最多的“诚信”二字,在加拿大同样算不上什么“美德”——很简单,因为不诚实不守信用的话(开玩笑不算),轻则让个人声誉在亲友、邻里、社交、工作和事业上崩溃玩儿完,重则直接走上法律惩治层面。
可以说,“不诚信”就是完完全全的“不及格”——所以,诚信只能算是“及格”,没有人会觉得这属于“美德”。
而至于拾金不昧(我们在超市和MALL丢过两次东西,都“不可思议”地找了回来)、勤俭节约(很简单,浪费是绝对的罪过)等等等等,也都不是美德而仅仅是“及格”——仅仅比被人鄙视的“不及格”高出那么一点点而已。
所以,这两年里,在加拿大、在我的周围,无论是让座、排队,还是诚信、节俭,都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什么“美德”——如果做到了这些、那只是“60分”及格而已;如果做不到,那你就是“不及格”、不被接受。
所以,我觉得加拿大真的没什么“美德” ,那些让我过去觉得“素质很高”的行为,要么是人人都觉得 “最起码”的底线,要么是一旦违反就会受到舆论甚至法律惩罚的。
两年下来,“没有美德”的感觉润物无声地来到我的潜意识当中,让我慢慢开始感到很踏实很美好——如果一个环境的标准很高、能把过去那些“100分”的事降低到只有“60分”,那么过去“能及格”的、可能已经成为“常态”的事儿,在这个环境当中当然也就随之降低到60分以下的“不及格”、是不会被这个环境所容忍的。
这样“严厉”的环境,当然是我(们)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