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陈丹青:木心教我作文的分寸,所有用汉语写作的人,都该读读木心

2023年02月11日 心情故事, 资源分享 暂无评论 阅读 807 次

40年前的初秋,万木金黄,30岁的陈丹青认识了55岁的孙木心。在陈丹青眼中,木心锐利,专注,狡黠,有着中年人才有的沧桑。陈丹青对木心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人总会逗人笑。最初两人没有深交,忽一日,他读到木心的诗,惊为天人,立即给木心打电话,说,木心你写得真好。木心很平静,说,找个时间,见面谈。

一日午后,木心来了,进门后点了烟,两人昏天黑地开始聊。陈丹青做了夜饭留他,谈到凌晨两点。陈丹青送木心回家,木心倒了两杯咖啡,继续谈到凌晨六点。从此隔三岔五,木心便带了写好的手稿给陈丹青看。两人很快成为挚友,谈得最多的,便是文学。

陈丹青叹服孙木心的博学多识,不想独享这份奇缘,便叫了几个人,一起去聊。或三五人,或七八人,窗外晨光熹微,座中有昏沉睡去的,有勉力强撑的,唯独年事最高的木心,精神依然矍铄。

就这么听了几年,大家就说,老这么白听也不是事儿,不如弄个讲座,大家交点学费,也给木心增加点收入。木心开始坚拒,然后婉拒,但经不住众人苦劝,便同意了。众人商定:地点,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时间,寒暑期各人忙,春秋上课;课时,每次讲四小时,每课间隔两周。

木心讲课没有腔调。他清晰平正,语速平缓,从不高声说话,说及要紧意思,便字字用了略微加重的语气。他开始有点生疏,两三课后,便恢复了平素聊天的闲适,讲到后来,收放自如。

木心经常口出妙语:他说卡夫卡苦命、肺痨、爱焚稿,该把林黛玉介绍给他;他说西蒙(剧作家)种葡萄养活自己,陶渊明要是不种菊花改种葡萄,那该多好。

讲毕唐诗一节,木心给自己写了一首诗:东来紫气已迟迟,群公有师我无师。一夕绛帐风飘去,木铎含心终不知。木心的笔名,便来自“木铎含心”。

木心和陈丹青等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可怜啊,你们读书太少。陈丹青说,木心挚爱文学,到了痴迷的地步。

木心说,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司马迁若非用儒家的思想写《史记》,而用道家的思想写《史记》,文学成就会更高。

木心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他的寓所北墙长满密匝匝的爬墙虎,他常常略带惊诧的跟陈丹青说:“它们没有眼睛哎!爬过去,爬过去!”忽一日,房主未经告知,便将这些爬墙虎全部拔去,木心如临大事,狠狠瞪大眼睛说:“丹青,我当天就想搬走!”

陈丹青说,木心很调皮的。他见生人,人家要是不知道他画画写作,他根本不谈文艺,目光炯炯地沉默着,装得什么都不懂。

陈丹青说,我跟木心学了这么多年,第一学到的,是他念兹在兹的“耐心”。木心终生默默无闻,暮年始得“泛泛浮名”。他说,一位艺术家,才华的自觉,作品的自觉,说,还是不说,熬住,还是熬不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陈丹青说,不要把木心说成另外一个物种,好像他活在云端里——什么高人啊,超逸啊,博学啊。你要听他话家常,谈小市民,谈乡下人,谈弄堂里的鸡毛蒜皮,谈怎样做菜,穿衣,你会发现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是个健康的老头子。”

陈丹青说,所有用汉语写作的人,都应该读读木心。一帮年轻人读了木心讲的文学课,跟陈丹青说,真是开心死了,从头到尾狂笑。

陈丹青说,木心和张爱玲一样,从不回应读者,但评论她的文章,每一篇都会读。

陈丹青说,木心说话,清晰、扼要、深沉、脱略。他是个绅士,老成,风趣,优雅。

木心读了钟阿城的《棋王》,跟陈丹青说:“你去对他讲,一个文学天才诞生了。”

陈丹青说:跟木心厮混太久,很难清理他对我的影响。但他使我渐渐洗去一点野蛮的根性,使我明白作文说话的分寸。

木心说,文学艺术,创作难,欣赏更难。不是创作在前,欣赏在后;而是欣赏在前,创作在后。文学唯一可以和音乐绘画争高下,是文学可以抓到痒处。艺术家可以写实,可以写虚,最好以自己的气质而选择。

孙牧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他没有结婚,也没什么朋友,深居简出,遗世独立。每天除了写诗,就是画画,或者阅读,别无他事。这么过日子的艺术家其实很多,现在去文艺青年聚集地云南大理看看,也是一抓一大把。就是说,做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做成了什么。

木心有慧根,有天赋,有识见,他的文学素养是相当高的。正因如此,他的艺术才能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别人不说,钟阿城和陈丹青就都很佩服他。钟阿城在《闲话闲说》中的许多观点,皆与木心暗合,或者直接引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

我这段时间看了很多木心的文章,尤其他的《文学回忆录》。里面很多文学观点,真的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但是也有一个可以说遗憾吧,就是木心自己能看出来,而且下了结论,却没有推理。别人到不了他的境界,便悟不出来。就如孔子讲学,学生们听不懂,他也不去苦口婆心的说,因为学生们没到那个地步,理解不了。

因此他的《文学回忆录》,是给有一定文学积累的读者看的,是小众读物。比如他讲《诗经》,你总得读过《诗经》,或者读上好几遍甚至几十遍《诗经》,才能理解木心对《诗经》所下的结论。他讲唐诗,你总得读过唐诗三百首,甚至六百首,读过很多遍,才能明白他对唐诗的论断。

当然了,木心讲的《文学回忆录》,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有的东西讲的很好,有的东西也就那样。大家可以把这本书当做自己的文学启蒙读物来看。

这套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介绍给大家。这本书其实是陈丹青写的。陈丹青在美国留学时,听了木心五年课,记了厚厚的五本听课笔记。陈丹青回国后,以《木心文学回忆录》的名字将其整理出版。

梁文道评价:他的作品,好读难懂,难懂易记,因为风格印记太过强烈了,每一句说,自有一股木心的标识,引人一字一字地读下去,铭入脑海,有时立即记住了某一句,回头细想,其实还没懂得确切的意思:于是可堪咀嚼,可堪回味。

在我看来,现代中国文学史,木心是一位“金句”纷披的大家。他的“火焰”,清凉温润,凌厉峻拔,句句识见,有如冰山,阳光下的一角已经闪亮刺眼,未经道出的深意,深不可测。木心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娓娓道出他的文学回忆。

陈丹青: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

许志强:木心打破了文化伤感的怀旧和臆想,超越了文学的自我沉沦和哀叹。

张柠:木心不擅长诗歌,也不擅长小说,最擅长的还是随感。

梁艳萍:木心有些见识,才子气、文人气重,文学味淡。

喜欢木心的朋友可以买一套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