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伊豆舞女与朱丽叶 人们心中永远的少女形象

2018年06月22日 学习小计, 心情故事 暂无评论 阅读 3,450 次
作者:沉静

山口百惠主演的《伊豆的舞女》,奥丽维娅·赫西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剧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代杜牧《赠别》),意思是说,轻盈柔美的十三四岁女孩,一如二月枝头娇嫩丰润的豆蔻花蕾。后世遂用“豆蔻年华”来形容青春少女,正是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美丽年龄段。虽不拘泥“十三余”,但也不会超龄太多,也就十五岁上下吧!像《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女儿们,多是十三至十七岁的女孩。

豆蔻年华的美,单纯青涩,天真烂漫,转瞬即逝,特别珍贵,令人怀念。而定格于大银幕最经典的豆蔻年华,则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少女形象。

伊豆舞女 欲语还休的含蓄与内敛

1963年,吉永小百合与高桥英树主演的电影《伊豆的舞女》剧照。(电影剧照)
1963年,吉永小百合与高桥英树主演的电影《伊豆的舞女》剧照。(电影剧照)

日本首位诺奖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年)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台译:伊豆的舞娘),讲述青年学生在旅途中与小舞女相遇又分离的故事。《伊豆的舞女》曾先后六次被搬上大银幕,另外还有不少的电视版。

演得最好的并最受到川端康成肯定的是1963年吉永小百合主演的电影版。时年18岁的吉永小百合,有着鲜花绽放的丰润芬芳和自信喜悦。她的演技富有层次,灵动传神,吉永小百合诠释的舞女明丽活泼、娇憨可爱,更有感染力。

广为熟知的则是1974年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主演的电影版本,是金童玉女的魅力,也是大众的偏爱吧!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从黄金搭档走向恩爱夫妻,他们的缘分就是从《伊豆的舞女》开始的。

初登大银幕、年仅十五岁的山口百惠恰似蓓蕾含苞,青涩稚拙。作为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私生女,她早早品尝到生活的艰辛,扛起了生活重担。再加上与俊朗阳光的三浦友和联袂主演,那种佳偶天成的契合对称,朦胧的情愫……都与川端笔下情窦初开的十四岁熏子有着太多相似之处,是不用刻意演的。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山口百惠在《伊豆舞女》中的扮相。(电影剧照)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山口百惠在《伊豆的舞女》中的扮相。(电影剧照╱大纪元合成)

伴随着哀婉动人的歌声,影片呈现盘著复古丰盛发髻的和服少女,那眼角眉梢的一抹薄雾般的忧伤,由阴转晴的灿然一笑和小虎牙,低眉沉思的贤淑早熟,落寞孤寂时的自卑凄楚……这个散发着百惠韵味的流浪舞女,格外惹人怜爱。

《伊豆舞女》电影中,三浦友和饰演的川岛帮熏子插好滑落的发梳。(电影剧照)
《伊豆舞女》电影中,三浦友和饰演的川岛帮熏子插好滑落的发梳。(电影剧照)

与其它版本的男主角相比,三浦友和非常端正清爽,他诠释的爱意饱含呵护疼惜,又那样亲切自然,令人动容。纯朴笃实的一对璧人,默默相恋,含羞纯情,短暂相逢又各赴命运,泪眼中一挥手便成永别,只留下余味悠长的初恋回忆……

日本人钟情这清淡温馨、浸润着物哀之美的故事。“物哀”蕴含悲哀忧愁、感动共鸣与怜悯同情之意,是日式审美与古典精神的源头。世间一切都不会长久,再美好的人和事物也将瞬间即逝。在绚烂绽放时如雪飘落的樱花,才是永驻心头的绝美。

活在川端康成文字里的阿熏,永远是寒香野菊凝朝露的初恋模样。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如花笑靥里的娇羞,沁人心脾。多次翻拍就是不断寻找这样纯粹又传统的可爱女孩,捕捉从哀婉惜别的缱绻余绪到逐渐空明澄澈、心物合一之境。于是有了对原著不同理解表达的多样版本。

那欲语还休的含蓄与内敛,带点羞怯回避的若即若离,审慎克制,是东方式爱情的隽永迷人之处。“发乎情、止乎礼”,情爱放在心里,低眉留白,才耐人回味。

朱丽叶 降落人间的天上明珠

1968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最接近莎翁原著的经典,芳龄十六的奥丽维娅•赫西(Olivia Hussey)被公认为最美的朱丽叶。(电影剧照)
1968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最接近莎翁原著的经典,芳龄十六的奥丽维娅·赫西(Olivia Hussey)被公认为最美的朱丽叶。(电影剧照)

《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大约发生在十四世纪初的意大利维罗纳。两个世仇大家族的小儿女在舞会中一见钟情,陷入热恋不可自拔,最后双双殉情而死。这个耳熟能详的莎翁名剧被多次改编成歌剧、芭蕾舞剧、交响曲、电影及电视作品,仅电影就有二十多个版本。

其中1968年上映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最为经典。从人物形象、服装式样、浓郁的色彩到布景摄影、古建筑、风俗民情,烘托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氛围,传唱至今的主题歌曲更是扣人心弦。导演佛朗哥·泽菲雷里大胆启用新人,第一次让男女主角的年龄真正接近莎士比亚原著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尤其是主演朱丽叶、芳龄十六的奥丽维娅·赫西(Olivia Hussey),其雕塑般精美的轮廓,含情脉脉的翦水秋瞳,宛若油画中走出来的绝代佳人,被公认为史上最美的朱丽叶。

英国画家菲利普•赫莫杰尼斯•卡尔德隆(1833-1898)所绘的朱丽叶(公有领域)
英国画家菲利普·赫莫杰尼斯·卡尔德隆(1833-1898年)所绘的朱丽叶(公有领域)

在莎翁塑造的一系列丰容盛鬋又不失林下风度的女性形象中,十四岁的朱丽叶是年龄最小的女主角。在大多数东亚女孩尚娇小袅娜之时,在南欧的朱丽叶已出落得体貌丰润秀美。这位白鸽般轻盈欢快的姑娘,同时又是一朵芳华初绽的红玫瑰,难怪十七岁的罗密欧一见到她就不由得惊艳:“天上明珠降落人间”。

无论是舞会初相遇,还是阳台诉衷肠,那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纯真热烈的爱,充满诗情画意,浪漫动人。莎翁写的就是这一特定年龄段的美好和局限,懵懂稚嫩,莽撞冲动,情窦初开,心智却还未跟得上,被“丘比特”牵着鼻子走。那小情侣间的绵绵情话、痴傻梦呓,如果换成年岁大十多岁的演员说出口,就会走调变味。鲜活生动的青春态是难以伪装掺假的。

拍摄时才17岁的莱昂纳德.怀廷和16岁的奥丽维娅.赫西复活了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剧照)
拍摄时才17岁的莱昂纳德.怀廷和16岁的奥丽维娅.赫西复活了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剧照)

当乖乖女朱丽叶被爱唤醒,其盛放的美丽和喷薄的热情,灼灼光华,摄人心魄。朱丽叶与罗蜜欧从一见倾心、月下盟誓、去教堂秘密结婚,到最后双双共赴黄泉,两人的生死恋前后还不足五天。家族仇怨、周遭的高压阻力,反而激发出强韧的抗争力量,为爱痴狂,铤而走险,奋不顾身,坚贞不渝,生死相随。期间危机四起,猝不及防。前来挑衅的朱丽叶表兄提伯尔特杀了罗密欧的好友,罗密欧拔剑刺死提伯尔特而遭驱逐流放,朱丽叶喝下安眠魔药逃避父母的逼婚……阴差阳错地上演由假死变真死的戏码,再加上在墓地被一剑封喉的帕里斯伯爵,夺走五条年轻生命的悲情惨烈,令人唏嘘不已。

“这种狂暴的快乐往往预示著狂暴的结局,在那欢愉的刹那,就像火和炸药一吻即逝。”作者曾借劳伦斯神父之口发出忠告警诫,“最甜的蜂蜜芳香怡人,却会因甜得发腻而倒人胃口。因此,爱情要适度,适度才持久,太快或者太慢,结果都难求圆满。”

蓄积所有的生命能量,如烟花般腾空绽放的旷世传奇,璀璨绚烂与荒谬残酷并存,偶然巧合引发必然宿命……莎翁的深刻在于刻画了罗朱事件的立体层面,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层次进行解读和思考,这也许是该剧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安眠假死的朱丽叶醒来,看到身边饮鸠而亡的罗密欧,遂用短剑自戕。(电影剧照)
安眠假死的朱丽叶醒来,看到身边饮鸩而亡的罗密欧,遂用短剑自戕。(电影剧照)

除了异性相吸的青春魅力,正是来自于双方家族的禁忌和阻挠,反而成就了罗朱荡气回肠的爱情。如朱丽叶所说“恨灰中燃起了爱火融融”,家人越是激烈反对,两人越是要跨越重重障碍,将爱情进行到底。在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由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越禁锢强制,反弹的力量也就越大。棒打鸳鸯是拆不散的,反而情更深,关系更加牢固。相反,在宽松无扰的情况下,年少的恋情多半无疾而终。

那些为了躲避父母反对而私奔的情侣们,在别人眼中他们演绎的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终成眷属后,很多人还是走上了离婚的岔道。受外界阻力而激发升温的爱情,往往难以承受内在的挫折和平淡生活的考验。

老子说过“甚爱必大费”,爱得太过浓烈,总会有大悲大喜的牵绊。追求速度和激情不能长久,细水长流才是婚姻之道。避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要懂一点恋爱心理学,多一些理性平和。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